偶像选秀综艺乱象调查:灰色“集资”泛滥 资金该由谁管理?( 二 )


这样的“集资”活动,显然不是个例 。有粉丝指出,今年的选秀“集资”“来得早,金额大” 。据了解,截至目前,上述两档节目仅完成了首轮淘汰,赛程尚未过半,但“集资”活动已屡见不鲜 。以《创造营2021》某热门外国选手为例,节目上线以来截至3月27日,围绕其发起的相关“集资”活动已超16场 。从金额来看,破百万元已并不新鲜,甚至已有多位选手的粉丝“集资”总额破500万元 。
“大家都说很多行业面临着内卷,现在看来甚至连粉丝‘集资’这件事也在内卷 。”有粉丝私下向采访人员表示:“从热度来看,今年的偶像选秀节目没爆,但从‘集资’金额来看,又似乎非常火热 。”
游走在灰色地带
粉丝“集资”形成的庞大金额,由谁管理?如何存放?产生的利息如何计算?发起方公示的支出明细是否可信?种种问题难以回避 。
此前曾有相关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粉丝“集资”一直被看作是“灰色地带” 。“实践中,很多种情况都是游走在罪与非罪之间的 。但从法律层面来看,这种行为往往被看作是个人自愿的捐赠行为 。”
杨国斌表示,目前对于粉丝“集资”众筹这种行为,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规定,法律不禁止的行为就不违法 。
北京腾宇律师事务所王莹律师对《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粉丝通过平台应援也就是默认其财务捐赠用于后援会组织的为明星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使用,参与这样的“集资”需要参与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否则其参与行为需取得监护人同意 。
“粉丝花钱是自己的事 。”也有粉丝对采访人员很直白地表示:“这本身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 。”
采访人员注意到,桃叭平台风险提示显示,“支持者应自行对项目风险进行判断,如因项目运营问题、市场变化、项目真实性、发起者未将款项用于指定用途等原因导致项目实际进展与发起者承诺或描述不相符的,桃叭不承担任何责任,仅承担配合支持者维权的义务” 。
事实上,在发起者(后援会)、平台、参与者(粉丝)构成的“集资”活动链条中,发起者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 。近年间,后援会卷款跑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
“风险既有民事方面的又有刑事方面的,和‘集资’发起人及资金支配人有关 。”杨国斌提到,民事风险点在于“集资”后资金管理不透明和使用不当,有可能侵害参与“集资”人的知情权 。而刑事风险点在于集资款被违法处分,有可能会涉嫌诈骗犯罪或侵占犯罪 。
据了解,比较正规的后援会“集资”,会建立QQ群全程监督资金使用情况,甚至会在应援结束后请专业审计对账目进行核算并公示,但在粉丝看来,“这种事情还是凭良心” 。“我也不能确保自己参与‘集资’的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偶像身上 。”有粉丝向采访人员坦言,后援会如果想要做假账、借“集资”牟利,方式很简单,但既然选择了参与,就只能信任 。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出现发起方卷款跑路的情况,参与者是可以通过相关途径进行维权的,但在现实操作中,真正进行维权的很少,难度也比较大 。
“‘集资’活动的发起人需将‘集资’获得的钱财用于指定的行为,否则可能涉及到诈骗罪,参与‘集资’的人可以通过刑事程序追回其捐赠的钱财 。”王莹认为,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监管或调整,“我认为监管的源头应该在活动的发起人,目前很多应援活动的发起人都是个人或后援会,如果能将应援活动的发起人限定在公司企业或者社会团体等范围内,监管或许会更容易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