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选秀综艺乱象调查:灰色“集资”泛滥 资金该由谁管理?

_原题为:偶像选秀综艺乱象调查:灰色“集资”泛滥 资金该由谁管理?
摘要【偶像选秀综艺乱象调查:灰色“集资”泛滥 资金该由谁管理?】随着近日腾讯《创造营2021》及爱奇艺《青春有你3》相继上线,粉丝展开的“集资”活动再次引发争议 。眼下赛程尚未过半,针对单个选手的金额超百万元已不是新鲜事 。(证券日报)

偶像选秀综艺乱象调查:灰色“集资”泛滥 资金该由谁管理?

文章插图
“人还没认全,‘集资’就开始了 。”有粉丝无奈地向《证券日报》采访人员如此评价今年的偶像选秀市场 。
随着近日腾讯《创造营2021》及爱奇艺《青春有你3》相继上线,粉丝展开的“集资”活动再次引发争议 。眼下赛程尚未过半,针对单个选手的金额超百万元已不是新鲜事 。
围绕粉丝“集资”所带来的风险,业界早有声音认为应加强监管 。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杨国斌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应制定出台相应政策来规范这样的“集资”活动,建议主要针对“集资”发起人的资质、“集资”款的管理和使用、“集资”参加人的参加金额作出限制性规定 。
而高额的“集资”与略显平淡的节目热度,形成鲜明对比 。
偶像选秀走到第四年,这个行业有变得更好吗?大多数从业者都难以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只能说,偶像选秀永远不可能回到2018年的水位了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私下向采访人员表示 。成熟的练习生资源消耗殆尽,而扎堆上线、快速变现、默默消失,显然不是一种良性的生态 。
选秀“集资”也内卷?
自2018年一档《偶像练习生》掀起国内偶像选秀热潮后,各平台先后布局、资本蜂拥而至,但预期的繁荣景象并没有出现,甚至随着多档同类型节目的扎堆上线,“审美疲劳”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
“节目模式的趋同,是因为借鉴和跟风的成本很低 。”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秘书长包冉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综艺节目都有一定的周期性,时间长了必然会面临观众及客户的审美疲劳 。而随着后期热度逐渐降低,节目只能选择“剑走偏锋” 。
事实上,从今年各平台打出的创新牌来看,除了更新导师阵容、调整赛制外,选手的构成也似乎更多元化 。抛开常规的练习生群体,网红、演员、电竞选手等纷纷跨界入局 。
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质疑 。“平台请没有唱跳基础的网红,真的是想做好一档偶像选秀节目吗?”前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这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跑偏了’,并不是为了提高节目质量,而仅仅是为了博话题和关注度 。”
在包冉看来,一档好的综艺节目,内在逻辑是绝佳的创意,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资源 。而当市场中可匹配的人力资源已经消耗殆尽时,自带流量的网红、明星的入局就能以关注度和话题性来弥补专业能力上的不足 。
一边是平台方力求以流量选手带动节目出圈,另一边,粉丝的“集资”活动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3月中旬,一条“桃叭崩了”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据了解,桃叭定位于“专注饭圈的交易平台”,粉丝可以在该平台上对接应援资源、定制明星周边、参与公益捐赠,甚至进行所谓的“集资” 。
而在该热搜下,不少留言都提及桃叭之所以会“崩”,源于当天针对多位选秀选手进行的“集资”PK 。
《证券日报》采访人员登录桃叭平台搜索发现,3月14日晚间,围绕《创造营2021》选手刘宇、张嘉元、甘望星以及《青春有你3》选手余景天的“限时Battle”开启 。数据显示,在当晚18时-23时的5个小时里,刘宇粉丝后援会累计销售金额近343.28万元,排在首位;余景天Tony后援会以近202.32万元的金额排在次位;张嘉元全国后援会和甘望星官方粉丝后援会的销售金额也分别突破了71.6万元、52.9万元 。而从贡献排行榜来看,有多个参与者的购买金额超过10万元,其中最高者出资超1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