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教模仿行为动作要注意

【幼儿早教模仿行为动作要注意】英国某研究院心理学家认为,新生儿早教的社会化发展离不开模仿 。新生儿模仿从出生就开始了 。经过模仿过程,孩子不单能够根据他之前做的动作复制出来,而且也能对模仿的行为进行加工,有所创新变化 。
人们经常把模仿描述成“学习的捷径” 。模仿涉及到拷贝某个具体的行为或是某种类型的动作,可以使孩子非常快速、有效地学会一系列的身体技能 。所以,模仿是孩子进行学习的第一步 。
经典实验回放:
1999年,科学家梅尔特佐夫让一个18个月大的婴儿观察一位成人从事一种不成功的行为,并让婴儿也来尝试这种行为 。如果婴儿只是模仿示范者实际操作的内容,那么最后模仿行为就会失败 。第一步,婴儿在一旁观察一位实验人员将小哑铃拉开并成功的过程;第二步,实验人员给婴儿一个过大的塑料小哑铃,让他尝试拉开 。婴儿使用示范者的方式,用两只手去抓小哑铃,并做出向外用力的动作 。但是,小哑铃对婴儿来说太大了,婴儿模仿不了示范者拉开哑铃的动作 。后来婴儿尝试了新的解决方法,他把哑铃放在桌子上,使用两只手来拉另一端 。结果他成功地拉开了小哑铃 。这个实验说明,孩子能够通过模仿学习并进行自我创造,因此模仿是孩子进行学习活动最有用且有效的工具 。
模仿从婴儿开始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对婴儿的模仿行为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在出生后最初的4个小时中,婴儿就已经具有模仿能力了 。那时的婴儿模仿的是张开嘴、撅起嘴,或者是在嘴里动舌头 。
大一点儿的婴儿能够通过模仿学习三种类型的行为 。其一,婴儿能够跟随成人一起到处走走,到新的环境中进行探索 。这个时候,婴儿也有能力跟随着一个移动的玩具,并自己摸索着返回 。其二,婴儿模仿已经熟悉的社会行为,如分享玩具,通过模仿能提高这类行为的发生 。比如和婴儿一起玩“平等交换”的游戏,他随后就会想到要把玩具送给其他人 。其三,婴儿通过观察其他人,能够模仿学会一些新的行为并且有自我创新 。
比如上面试验中拉哑铃的例子,婴儿不需要大人的指导自己就能够把哑铃放在桌上,用两只手拉同一端的方法 。这类模仿活动对孩子的智商来说,是很需要的 。孩子经过进程模仿成人的语言,并进行创新,学习新的词汇或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