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早教不能于识字背诗

专家指出:过分灌输知识只会违背孩子大脑发育自然规律
在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主办的学术论文报告会暨基因科学高峰论坛上 , 来自卫生、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就如何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优生优育各抒己见 。与会人士提出:早教并不等于智力开发 , 如一味过分强调灌输知识 , 将早期教育理解为传授书本知识 , 只会违背孩子大脑发育的自然规律 , 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
早期教育内容宽泛
湖南省浏阳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王好平指出 , 早期教育并不是单纯地认识几个字、会做几道题、会背几首诗 。其内容相当宽泛 , 包括坐、爬、跳等运动功能训练 , 认知能力训练 , 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等 。只有家长了解科学的养育技巧 , 婴幼儿的健康与智能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
在早期教育中 , 健康无疑是第一位的 。婴儿出生后的12个月内所学到的所有技能 , 都与脑的结构变化密不可分 。家长只有遵循成长规律 , 方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处世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和情商 。
【误区,早教不能于识字背诗】家长期望应以孩子为本
专家认为 , 而今早教市场五花八门 , 有的简单地将早教等同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 , 却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过早确定培养目标、过早进行高强度专业训练 , 到头来会适得其反 。根据西安托幼机构与保育院的调查显示:婴幼儿家长对子女的期望高于中小学生家长 , 且年龄越小 , 期望越高 。
近几十年来的国内外研究表明 , 家长对子女期望的水平总体上与子女学习和成就呈正比 。如何发挥家长期望的积极作用?托幼专家周方认为 , 家长期望应以孩子为本 , 父母可通过游戏等发现孩子的个体差异 , 制定相应目标;此外 , 还应以孩子的需要为本 , 如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 引导孩子适宜发展 , 最忌不顾孩子实际、互相攀比 , 令期望目标难以实现 , 继而挫伤孩子自信心 。
家庭教育是早教第一站
专家认为 , 正确的早教方法可通过刺激不同的感官来起到不同作用 。比如 , 刺激听觉可促进语言和记忆能力的发育;刺激视觉可促进注意力;刺激触觉对运动技能的发育很重要;刺激味觉有利于学习和情感发育;刺激嗅觉有助于建立安全感等 。
专家同时提醒 , 并不是将孩子托给专业的早教中心 , 便可换来聪明健康的宝宝 。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的第一站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也是开发子女潜能最重要的实施人 。相比其他因素 , 家长的科学教养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