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心理养成的研究和

   (三)社区、家庭、幼儿园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是指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是教育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子系统的支柱 。幼儿园应该主动与社区沟通,优化幼儿的社区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家庭是幼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的环境和家庭教育功能都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我们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注意幼儿园的工作,还关注家长的心理及家庭的心理环境 。我们深知问题表现在儿童身上,根子在家庭 。因此,我们积极依托社区,优化环境,创设条件,开展家庭心理辅导 。我们运用下列形式和方法:
1.家长学校开设有关幼儿和家长心理的讲座
2.开展亲子活动
3.开展家庭心理咨询
4.进行周日串门活动
5.对问题家庭进行家庭治疗
6.开展学习化家庭建设活动
7.开展"社会模拟活动" 。教育小区中的中小学生定期来本园与孩子们一起游戏和活动,或到社区中参与社会活动 。通过与不同能力的人的交往,可以开放独生子女的任性性的自我封闭和不合群 。
本园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实现时空开放,积极利用社区心理卫生资源,努力形成一体化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大教育网络,提高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 。
   (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化是重要的实施策略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在幼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我们在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每个儿童个体的心理健康 。我们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团体形式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实施个别对待 。1.开展个别辅导
【幼儿良好心理养成的研究和】儿童合群性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重视对幼儿的个别辅导,是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 。我们经常组织案例讨论,学习幼儿心理卫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