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宝宝恶梦的网】 一、梦是孩子情绪的反映
一岁的孩子虽不善表达梦境,但是他们会做梦,当孩子接近两岁时,他就可以用语言来讲述对梦的回忆 。幼儿做梦的内容并不复杂,白天受惊吓、被责骂、严厉的管教、突发意外等,,到睡觉时便容易有做恶梦的现象 。
无论是好梦还是恶梦,它都是为儿童设计一个允许表现和虚拟的舞台,去做他在现实生活中不敢、不做、不行做的事情 。总之,梦是一种心理缓和剂,安全阀 。
美国一位专攻睡眠方面的专家佩杰博士指出,受恐怖夜梦所影响的孩子,约占1--4%,发生在4到12岁 。但若是持续性的恶梦,特别是孩子醒来之后仍长时间感到惊慌,恐惧,害怕,便是孩子承受过多压力的信号,父母最需要做的是鼓励孩子将梦境讲述出来,就会发现影响他情绪的重要线索 。
二、学会倾听孩子的恶梦
佩杰博士解释:让孩子安心、以及适当的倾听、支持鼓励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如果使用药物治疗,会进一步导致睡眠的失常与紊乱 。
如果他的语言表达有欠缺,让孩子用纸和铅笔将恶梦描绘出来,在倾听孩子的诉说或分析图画时,尝试将孩子从虚幻中拉到现实,向他证实:"一条蛇在你衣柜里是不可能的,根本不存在会吃小孩的大怪兽 。"
儿童心理学家还有更有趣的建议 。爸爸走进卧室,连喊了3次"恶梦!恶梦!离开房间!"不要小看这种做法,孩子相信父母有力量解决一切难题 。这是一种有效的游戏方法,不信你可以试试 。
比利时著名的儿科专家还想出另一奇招 。他们用羽毛编织了一张网,取名为"捕捉恶梦神网" 。当然,这只是一张象征性的网 。网的制作非常简单:取一块钉着长钉的木板,长钉之间用铁丝网相连 。然后把它放在窗前 。然后告诉孩子,恶梦从此再也进不下房间了 。
- 如何应对爱损坏玩具的宝宝
- 宝宝以哭作威胁怎么办?
- 妈妈应该怎样给宝宝降心火呢?
- 宝宝常见疾病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 妈妈怎样预防宝宝假日病的诞生呢?
- 准爸妈应该怎样提升宝宝抵抗力呢?
- 喂养宝宝的时候哪些方式是不正确的呢?
- 消除宝宝的恐惧心理
- 喂宝宝时别忘了亲子交流
- 鸡蛋是个宝巧治宝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