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聋九哑 是必然结果?

“十聋九哑”或把聋儿称“哑巴”都是对聋儿的错误认识 。聋儿中绝大多数发声器官是正常的 , 不会说话是因为在他们学说话之前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失去了听力 , 从此再也听不到说话声音 , 没有说话的机会 , 成了“哑”人 。要使“聋而不哑” 。
【十聋九哑 是必然结果?】首先要早期发现 , 越早越好 , 最迟不超过3岁 。做到早发现 , 家长是关键 , 因为家长往往能提供小儿听力的第一手资料 。
第二 , 早期进行诊断 , 分析病因 , 及时治疗 。
第三 , 早期配戴助听器 。助听器的作用是充分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 , 进行听力语言训练 。听力正常的小儿 , 在自然的环境中生活 , 能够利用听觉器官学会语言;而对于听力有问题的小儿听不见或听不真周围的声音 , 尤其是对普通的说话声 , 难以听见 , 因此必须借助于放大设备(即助听器)将声音放大 , 来学习感受声音 , 学会发音 , 经过听力语言的训练 , 学习语言 。
因此 , 聋儿做到以上3点 , 就一定能够聋而不哑 , 能听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