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爱发脾气?

大多数宝宝在他1周岁左右,会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这可是很重要的第一步,标志着宝宝进入幼儿期了 。
爸爸妈妈发现,这段时期,恼怒和不顺心常常伴随宝宝,宝宝的脾气变坏了,家里时不时要“火山爆发” 。这是为什么?
面对各种挑战
【宝宝为什么爱发脾气?】一旦开始走路,宝宝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能力顿时发生了变化,好奇心也随着视野的扩大而不断增强 。走——这种全新的活动能力,对于宝宝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让宝宝独立地探索周围环境,而且开始了“自主学习”的历程 。
请爸爸妈妈牢记:在1~3岁这个年龄段,宝宝学习到的东西要比一生任何一个时段都多得多 。
现在,宝宝将要学习的主要技能和应对的挑战:
1. 通过学习说话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原先是通过哭泣和叫嚷);
2. 学会更加独立:走路,穿衣服,脱衣服(原先所有的日常护理都是大人照料的);
3. 学会选择该吃什么和自己吃饭(原先你准备什么、喂什么,他就张嘴接受什么);
4. 学会自己大小便(原先用尿布或者靠大人“把”);
5. 开始学习和同龄人相处,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原先他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地玩,或是大人陪他玩);
6. 学会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原先吃喝拉撒睡和玩都离不开大人的照料和帮助) 。
心有余而力不足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常常沉浸在走路的兴奋之中而废寝忘食,他一心想尝试自己的能力,喜欢做平日做不了的事情,试验自己“掌控一切”的能力,甚至想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 。按照爸爸妈妈的说法,“宝宝总是跟自己过不去”、“自己跟自己顶牛” 。你瞧:
* 门框明明很窄,宝宝偏要把娃娃车推过去,还笨手笨脚,车卡住了,就嗷嗷叫,大人帮忙,他反而嚷得更响;
* 刚刚从椅子上摔下来,立马哭着爬起来,再爬一次,挂着眼泪鼻涕,又哭又笑 。
频频受挫,频频发火,频频哭闹 。
不少爸爸妈妈一时间还没有跟上宝宝的变化,往往以老习惯来处理宝宝的事情,依然把他当作一个时时处处需要大人照看、保护的婴儿,“不行,不能爬”、“不行,别碰那个” 。有太多的不理解发生在宝宝和父母之间,于是,双方的冲突此起彼伏 。
爸爸妈妈该做什么
提供安全而自由的环境
给宝宝提供一个安全、愉快的环境,是最重要的 。如果宝宝老是听到大人对他说“不行”,或是总是被提醒“要当心”、“不能碰”,他会变得烦躁起来 。父母和宝宝之间的很多冲突、眼泪和愤怒都是可以避免的,条件是给宝宝营造一个他需要的环境——十分自由、十分安全、可以尽情玩耍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