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少说但是多说如果

大人们常常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待孩子 。事实上 , 孩子们的心理状态与成人有很大区别 , 有时大人一句不经意的话就可能给孩子造成伤害 。下面是父母最不该说的几句话 , 看看你是不是也在不经意间对孩子说过呢?
“但是……” 。9岁的小文对妈妈说:“妈 , 周末带我去游乐场玩吧!”母亲回答道:“我知道你周日休息 , 很想去玩……”听到这里 , 小文脸上露出了充满期待的笑容 。结果老妈话锋一转 , 道:“但是 , 这周末你得在家学习 。”刚刚还兴高采烈的小文马上变得沮丧了 。在孩子看来 , “但是”的出现意味着大人对他的否定 。父母若能用“如果……会更好”来取代“但是” , 那孩子就容易接受得多了 。例如小文的妈妈可以说:“去游乐场的主意不错 , 如果去之前你能把功课做完 , 那玩起来一定更放松 。”从心理学角度看 , 多说“如果” , 不仅可清楚地表达父母的要求 , 而且可减少孩子的抵触 。
“别烦我 , 没看我正忙着吗?”在遭到孩子打搅时 , 父母们很容易随口这样说 , 但在孩子看来 , 这句话会意味着父母不把自己当回事 , 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 。此时父母应该多给孩子倾听的机会 , 这样孩子才能感到被尊重和呵护 , 才会健康成长 。
“你最好别和……一块玩!”父母们害怕孩子学坏 , 因此很容易限制孩子的交往 。其实 ,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与他个性不同甚至生活环境不同的人接触 , 如内向的孩子需要跟外向的孩子结交 , 过分受保护的孩子需要与自主意识较强的孩子为友 , 胆小害怕的孩子需要有比他勇敢的孩子为伴 。父母只需对孩子跟朋友之间的正确关系加以鼓励 , 对不正确的关系加以告诫 。
【对孩子少说但是多说如果】“你怎么又做错了” 。这些话是大多数父母在孩子犯错时的用语 。但这种表述除了宣泄自己的愤怒外 , 并不能改变孩子犯错的事实 。对孩子的一味指责 , 只会使孩子觉得“我不够好” , 时间一长 , 孩子会产生恐惧和自卑心理 。父母批评孩子时要把孩子和事件隔离开 , 可多说“你不可以做这样的事”或者“你这样做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