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椅

皇帝出行的时候途中要休息 , 就把交椅摆出来 , 这是不分场地的——有可能在路途当中 , 有可能在行猎的时候 , 有可能在船上 , 所以交椅慢慢就成为权力的象征 。后来它深入民间 , 但一定是年长的、有权力的人才能享受交椅带来的乐趣和舒适 。对于这种逐渐深入民间的文化现象 , 我们的文人进行了归纳 , 最后使交椅成了权力的象征 。
交椅有不同的形制:圆背的、直背带扶手的、不带扶手的 , 这其中自然也分三六九等 。首先 , 有扶手的一定比无扶手的等级高 , 在这一点上 , 我们跟欧洲的等级观没有差异 。差异是在靠背 。圆背是交椅的初始状态 , 但这不是决定它等级高低的最根本的因素 , 主要原因是因为圆背的交椅比较容易携带 , 直背的交椅由于扶手过长 , 且不是连贯而下的 , 搬起来比较笨重 。
所以一般直背的交椅都出现在距离生活场所不远的地方 。我们看明代大量的绘画中 , 交椅就只是从屋里搬到屋外 , 说明权力本身还是在他的家庭当中 。而圆背交椅就可能带到很远的地方 , 比如野游、行猎 , 所以它成了最高等级的权力象征 。其次是直背带扶手的交椅 , 再次就是无扶手的 。
有人会想 , 有没有可能出现一个案台前同时摆放两把交椅的情况呢?交椅一开始没有形成等级差异的时候 , 可能会有这种现象 , 但当它形成等级差异的时候就不会了 , 这在我们的文化中处处可见 。比如《金瓶梅》中有这样的描写 , 李瓶儿为讨得西门庆的欢心:“上面独独安了一张交椅 , 让西门庆上坐 。”“独独” , 就是只此一张 , 让西门庆坐到上面 。
为什么呢?因为西门庆妻妾成群 , 每个人都想讨好他 , 所以把他在家中的权力夸大了 , 用交椅来体现 。
交椅的特点 , 首先是分量很轻 。宋人陶谷在《清异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转缩须臾 , 重不数斤 。”“转缩须臾”是指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打开、收起 , “重不数斤”就是说分量很轻 。
第二个特点就是腿部交叉 , 可以折叠 , 便于携带 。但这同时也构成了它的一个缺陷——由于在“交午处”要打一个圆洞 , 肯定伤害了木头 , 但偏偏这个地方要承重 , 椅子的受力点就在这个中心部位 。中国的椅子大部分是四足落地 , 承重在四个足上 , 所谓“立木顶千斤”;交椅则不同 , 所有的力量都在这个交叉轴心上 , 让它撑住全部重量大有难度 , 所以不结实 。
历史上有这么一件事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曾斥巨资买过一把交椅 , 他们觉得这种交叉腿的、可以折叠的椅具很新奇 , 所以买回来以后 , 允许参观的人坐上去试一试 。结果来了一个大胖子 , 估计有300多斤重 。工作人员不能说别人可以坐 , 他不能坐 , 在美国这就是“歧视” , 所以这胖子就坐了上去 , 一坐上去椅子就塌了 。他当时非常愧疚 , 希望赔钱 , 不过保险公司进行了赔偿 , 并请了最好的工匠将这张交椅修复 。
【交椅】从那以后 , 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就把这椅子供了起来 , 再也不许人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