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患上怪病母乳反成毒药 停止生长出现肝硬化

宝宝患上怪病反成毒药 停止生长出现肝硬化
原因:基因缺陷症状:宝宝吃了母乳和普通配方奶出现肝硬化发病率:万分之一
广东万分之一的宝宝因基因缺陷患“怪病”,小时候不能喝母乳和普通配方奶粉,长大了不能多吃米饭,而只有治疗性奶粉和大鱼大肉才能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
对患有罕见遗传代谢病——citrin缺陷病的宝宝来说,母乳就像毒药一般,会让他们停止生长,出现肝硬化甚至死亡 。
采访人员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儿科从5年前报告中国首例citrin缺陷病患儿以来,如今已发现40多例这样的宝宝 。
病例:宝宝死于严重肝损害
今年3月,增城一名一岁一个月的男宝宝华仔(化名)因自五个月大时便不再长个子,被父母送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救治 。当时,孩子已出现严重肝腹水,脾脏偏大 。
妈妈告诉医生,宝宝接受母乳喂养,经常拉油腻大便 。由于孩子就诊时出现严重的肝损害,只能接受肝移植 。但是,苦于缺少合适的肝源做移植手术,这个孩子最近不幸病死 。
跟华仔相比,一岁两个月大的惠州女宝宝阿梅(化名)幸运地获得治疗的机会 。两个月大时,阿梅曾出现过黄疸,随即停止发育 。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父母停止对阿梅母乳喂养,换用奶粉 。
到广州就医后,医生建议阿梅改用无半乳糖、脂肪结构经过特别调整的治疗性奶粉 。
【宝宝患上怪病母乳反成毒药 停止生长出现肝硬化】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宋元宗介绍,citrin宝宝就诊时普遍有黄疸、喝母乳后拉油腻大便、停止发育等表现 。相当多的宝宝一岁左右就会出现肝硬化和不可逆的腹水 。
广东万分之一新生儿发病
据悉,世界首例citrin缺陷病9年前在日本发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儿科在5年前报告中国首例citrin缺陷病患儿,如今已发现40多例这样的宝宝 。
初步调查显示,广东常住人口中每48人就有1人携带citrin致病基因 。由于这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携带者不发病,但如果两个携带者结合,就有25%的可能生出病宝宝 。
“这种病在广东新生儿中的发病率达万分之一,属于罕见病中的"多见病" 。”宋元宗说,citrin宝宝如不及早被发现,等到一岁左右,身体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届时,严重者除了肝移植之外无法可治 。
治疗贴士
婴儿期:吃治疗性奶粉
长大后:少吃饭多吃肉
citrin缺陷病是因为基因缺陷引起的遗传代谢病,患儿无法代谢母乳中的半乳糖、脂肪,他们吃母乳或者模仿母乳成分的普通配方奶粉都会导致肝损害 。长大后,他们也不能吃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否则会导致脑水肿 。
据了解,有些四五岁的患儿之所以被查出有病,是因为家长发现其偏食且屡教不改,讨厌吃米饭,但特别喜欢吃大鱼大肉,一餐甚至能吃半只鸡 。宋元宗说,这是孩子无意识的“自救”行为 。
宋元宗说,citrin患儿必须坚持终身饮食治疗 。新生儿期可选择无半乳糖、脂肪结构经过调整的治疗性奶粉 。由母乳喂养导致的肝脏功能损伤只要及时确诊,不需用药,一般换成治疗性奶粉喂养后就能明显好转 。一岁后需坚持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饮食,也就是多吃肉类、蛋奶类、海鲜类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