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不退别把川崎病当感冒

川崎病不是常见病 , 但近年有增多的趋势 。川崎病虽然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 但实质上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 , 可侵犯心脏、肾脏、消化道等内脏器官 , 甚至还会侵犯大脑 。……
高烧不退别把川崎病当感冒
飞飞聪明活泼 , 是爷爷奶奶的“开心果” 。1月2日 , 飞飞突然发烧到39.8℃ 。那几天正值感冒流行 , 爷爷奶奶以为飞飞感冒了 , 赶紧把他送到县医院 。医院按感冒给飞飞治疗 , 可一个星期过去了 , 飞飞高烧一直不退 , 爷爷奶奶连夜驱车带他到北京求治 。医生给小飞飞做了认真检查 , 诊断为川崎病 。
川崎病是由日本川崎医生于1976年首先报告的一种小儿疾病 。该病的病症主要表现在皮肤、黏膜和淋巴结 , 故又称做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不是常见病 , 但近年有增多的趋势 。川崎病虽然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 但实质上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 , 可侵犯心脏、肾脏、消化道等内脏器官 , 甚至还会侵犯大脑 。川崎病不遗传、不传染 , 目前没有什么好的预防办法 。
●高烧持续不退
川崎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 但多发生在冬季 。其首发症状是发烧 , 身上伴发有红点 , 所以常常会被误诊为感冒、麻疹或猩红热 。但川崎病在症状上同感冒是有区别的 , 不像感冒那样咳嗽、打喷嚏、流鼻涕 。一般的感冒发烧3天后症状就会缓解 , 体温也开始下降 , 但川崎病持续高烧 , 体温在38℃~39℃之间 , 发烧可持续5天以上 。川崎病发烧两天左右时 , 全身会出现各种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疹 , 嘴唇发干而有裂纹 , 口中黏膜发红 , 舌头上长出红色的小疙瘩 , 十分像新鲜杨梅的“刺” , 称杨梅舌 。两眼充血、发红 , 手脚关节发硬、肿胀 , 指(趾)处可见红斑 , 体温下降后 , 手脚尤其接近指(趾)甲部位的皮肤会有片状脱皮 。颈部双侧和颌下淋巴结肿大 。在感冒的高发期 , 如果孩子发烧 , 特别是持续高烧不退或有上述症状 , 家长不要以为只是一般的感冒 , 自己随便给孩子吃些抗感冒的药 , 要考虑可能是川崎病 , 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诊治 。
●真正的危险在脏器损害
川崎病对儿童的危害并不在于发烧、出皮疹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外在症状 , 而在于对心脏等脏器的危害 。部分川崎病患儿可并发心、脑、肝、肺、肾等多脏器损害 , 其中心血管损害最为突出 , 大多发生于发病后2~3周 , 可持续数月到数年 。川崎病并发心血管损害的类型包括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等 。动脉瘤可单发或多发 , 大多可于1~2年消退;但局部管壁的纤维化可促使内膜增生 , 导致冠状动脉不能有效扩张 。严重者可形成血栓、管腔狭窄闭塞乃至心肌梗死 , 还可导致严重的心脏缺血症状或发展成缺血性心脏病 , 这是川崎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
【高烧不退别把川崎病当感冒】有资料显示 , 如治疗不及时 , 25%~35%的川崎病患儿心脏会受到影响 。所以一旦疑为川崎病 , 应尽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川崎病的首次治疗一定要彻底 , 不要以为孩子退了烧就没事了 , 尤其要注意心脏、肝脏的保护 , 密切关注孩子的心脏变化以及血小板等生化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