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戏剧创编“猜猜我在吃什么”教案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戏剧创编“猜猜我在吃什么”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音乐活动戏剧创编“猜猜我在吃什么”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能用嗅觉和味觉来体验与辨别酸、甜、苦、辣、臭等味道的食物,能够用动作与表情来表达各种食物所带来的不同感觉,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戏剧创编“猜猜我在吃什么”教案吧 。
设计意图
在戏剧表达阶段,教师主要通过让幼儿各个感官充分地与事物进行互动、请幼儿谈谈内心的感受、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幼儿相互间模仿动作、创编新的肢体动作等方式积累丰富幼儿的肢体语言(包括丰富的面部表情) 。“猜猜我在吃什么”就是通过引导幼儿运用味觉和嗅觉来体验生活中食物的酸、甜、苦、辣、臭等感觉,让幼儿在探索与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新的认知经验,从而习得丰富的面部表情 。
活动目标
1.能用嗅觉和味觉来体验与辨别酸、甜、苦、辣、臭等味道的食物 。
2.能够用动作与表情来表达各种食物所带来的不同感觉 。
3.在“食物品尝会”中体验戏剧活动的乐趣 。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奶糖、巧酸梅、辣锅巴、臭豆腐、苦瓜;与食物相对应的图片一幅 。
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接触过各种味道的食物并有相关经验 。
活动过程
1.食物品尝会:
逐一出示各种食物,请幼儿辨别,并尝试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
教师以厨师的身份邀请小客人(幼儿)品尝苦瓜,幼儿辨认与表达 。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食品吗?”
幼儿:“苦瓜 。”
教师:“那我们来闻闻它有没有味道?”
幼儿:“没有 。”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尝尝有什么感觉?”
幼儿:“好苦啊!”
(幼儿的表情比较丰富,有的皱起了眉毛,有的直吐舌头,还有几个在撇嘴,但保持时间不长,可以说转瞬即逝 。)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感觉到苦的时候都很痛苦,还有的小朋友做了一些表情 。那我们可以用什么表情来表现很苦?”
(在让幼儿回忆并用表情表现刚才的感受时,只有2~3个孩子能再现刚才的神情 。更多的孩子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表现 。)
教师:“看,我这里有一个相框,我们来给小脸照张像,当我的相框放在谁的面前时,谁就要保持自己的表情不能动,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好吗?”
孩子们十分踊跃,每个人都在积极地回忆与表现,当教师用相框来“留影”时,大多数孩子都能将自己的表情定格 。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观察相框中“留影”的眉眼、嘴角及面部肌肉的变化,以便更准确、生动地进行模仿 。
后面,教师用相同的方法让幼儿分别品尝巧酸梅、辣锅巴、奶糖、臭豆腐 。
2.游戏“表情变变变” 。
(1)出示孩子们所品尝的食物的图片,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 。
教师:“这是什么?吃了以后感觉如何?用什么表情来表达?”
(2)教师抽取图片,幼儿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 。游戏的难易程度和次数根据幼儿的实际反映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教师应鼓励幼儿进行大胆夸张的表演 。
活动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戏剧创编“猜猜我在吃什么”教案反思】孩子们在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玩一玩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体验,为他们在戏剧活动中能更加准确地表达作品中的角色形象或表达内心的感受奠定了基础 。游戏“表情变变变”中,幼儿用学到的表情与肢体动作对图片中的食品味道进行表现,这种从对实物的感知到对图片的感知,实际上是经验的一种迁移 。通过孩子们的表现,可以想像当孩子们遇到表演吃东西的样子的时候,一定会有许多精彩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