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烧伤常见原因及应急措施

摘要:婴幼儿烧伤常见原因及应急措施,婴幼儿是指年龄为0—3岁,无自主或完全无自主行为能力的群体 。这一群体对意外危险认识及预防能力不足,烧伤的发生率较高 。近几年来,我院烧伤科收治的婴幼儿烧伤病例逐年增加 。分析其原因大致如下:..

婴幼儿是指年龄为0—3岁,无自主或完全无自主行为能力的群体 。这一群体对意外危险认识及预防能力不足,烧伤的发生率较高 。近几年来,我院烧伤科收治的婴幼儿烧伤病例逐年增加 。
分析其原因大致如下:
1.洗澡时热水烫伤:这种现象多见于婴儿 。婴儿皮肤娇嫩,易被热水烫伤 。而年轻的父母缺乏护理小儿的经验,往往导致意外的发生 。所以提醒各位护理婴儿的人员,洗澡的水温切不可过高,一般控制在37-37.5℃ 。
2.意外接触热源被烧伤:这种现象多见于正在学步和能自己行走的幼儿,此类小儿活动范围及接触的事物增多,但是识别危险的能力不足,往往由于家长的疏忽而导致烧伤 。笔者就见过几起小儿在学步行走时身体接触热水或火焰而被烧伤肢体的病例,也有小儿因自行倒水而被开水烫伤的意外事件 。所以家长一方面要对这类小儿照顾周详;另一方面一定要将高温危险物品放置在安全地方以防意外发生 。
【婴幼儿烧伤常见原因及应急措施】3.小儿相互嬉戏时意外烧伤:此类现象多见于年龄偏大的小儿,例如鞭炮、烟花炸伤、烫伤,还有玩火时被烧伤 。笔者还见过不少小儿玩汽油或煤油时被烧伤的病例 。家长应该从小教育小儿远离此类危险物品 。
如发生婴幼儿烧伤,家长应该懂得一些基本救护措施:
1、迅速将烧伤部位浸泡于冷水中,或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
2、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用剪刀剪除 。对沾粘部分衣物暂时保留,切不可强力剥脱衣物,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 。
3、用清洁的床单或布条、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不要在烧伤部位涂抹牙膏、米酒、酱油、草药等,这些不但无助于伤口的治疗,反而容易引起伤口的感染,并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处理 。
以上处理完毕后应立即送往邻近的医院进一步处理,若烧伤较为严重最好送设施条件好、经验丰富的烧伤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关键字:婴幼儿  烧伤  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