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是什么?为啥中国宝宝自带乳糖不耐受基因?

乳糖不耐受是什么?很多妈妈疑惑关于宝宝乳糖不耐受的问题,宝宝乳糖不耐受,是不是要吃一种叫“乳糖酶”的东西?宝宝吃了是不是就不拉肚子了?
其实,在没有弄清状况时,我们首先要排查一下是不是有其他状况,不一定是乳糖不耐受,也可能是宝宝过敏了 。
因为网络一直流传,中国人自带乳糖不耐受基因,所以妈妈也很担忧宝宝喝奶拉肚子,也是“基因”在作祟 。
实际上,先天自带乳糖不耐受基因的人很少,大多是后天“自废武功”!
先来说说乳糖不耐受是什么?
乳糖不耐受是指,由于肠道里乳糖酶分泌不足,不能完全消化分解牛奶中的乳糖所导致的 。
这么说,爸爸妈妈是不是感觉很抽象啊,没关系,我一步一步给大家分解 。首先,我们肯定要知道“乳糖”是个什么鬼?既然不耐受,那就不吃含它的不就行了?
其实乳糖是糖类的一种,是宝宝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它对宝宝器官、神经、四肢、肌肉等各方面发育都是必需的,特别对爸爸妈妈关心的“智力”尤为重要哦~
所以说,不吃是不行的,因为就连妈妈的母乳里都含有“乳糖”,如果不吃,宝宝的营养哪儿来呢!(不要以为换成配方奶就行了,一样有乳糖~)
既然乳糖对宝宝生长如此重要,可宝宝又吃不得,怎么办啊?
很简单,找“乳糖酶”啊!
乳糖酶是我们肠道里友好的朋友,存在于小肠粘膜表面,尤其是空肠和回肠粘膜刷状缘表面,但是,对于乳糖来说,乳糖酶就是天敌,阻碍它干坏事的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
就像猫和老鼠这对天敌,每次老鼠见到猫跑的比什么都快,一样的道理,乳糖酶就是乳糖的天敌,见一次逮一次,因为它强大的能力分分钟就可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使我们的身体顺利吸收利用,这也就意味着乳糖无法在宝宝的肠道里作怪啦!
(葡萄糖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能量来源;半乳糖则是大脑和粘膜组织代谢时必需的糖,与婴儿大脑的迅速成长有密切联系 。)

乳糖不耐受是什么?为啥中国宝宝自带乳糖不耐受基因?

文章插图
大多数宝宝一生下来肠道里就有乳糖酶,所以,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的情况是很少滴 。
因为,乳糖酶先天性缺乏或活性不足发生率与种族和遗传有关,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真正的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发生机率很低,非常罕见,迄今为止报道例数也不多 。
当然,听到“先天”这个词,很多爸爸妈妈一下就否决了,毕竟这个是和遗传挂钩的嘛~既然都是正常的,但宝宝就是乳糖不耐受,这个是啥原因啊?
要知道,除了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还有原发性乳糖酶缺乏、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哦~
这就给大家一一道来~
原发性乳糖酶缺乏
这个原发性乳糖酶缺乏,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乳糖酶活性就会逐渐下降或消失(大多数人的乳糖酶活性持续至2~15岁),开始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
这种情况的发生率与种族和地区、年龄等因素相关 。
在生活中,我们宝宝常常出现的乳糖不耐受并不是这个哦,是另一种 。
且来看看它是谁!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它就是引发宝宝乳糖不耐受的“凶手”啦!
如果宝宝是因肠炎或轮状病毒感染等原因而导致的腹泻,拉肚子就会持续很长时间 。
肠道粘膜表面的乳糖酶就会慢慢丢失,最终造成乳糖酶不足 。(而且,腹泻症状越重,乳糖酶丢失得也就越严重 。)
乳糖酶不足时,那么乳糖这个“小朋友”在肠道里就要作威作福了,经常搞些小动作,使部分乳糖被结肠菌群酵解成乳酸、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只要宝宝吃了奶或者含有乳糖的东西,就无法消化,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继而导致腹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