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一只“眼睛”看伦敦




【下 一只“眼睛”看伦敦】三、“自然食品”比“人工合成食品”更有意义
如同住久了高楼林立、繁华喧闹的大城市,必然会向往自然清新、质朴温馨的田野生活一样,英国的幼儿教育,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
在Pen Green Centre ,“婴儿按摩室”的教师,拿着一大筐“杂物”,向我们介绍:给孩子们触摸、游戏的材料,必须是真实的、自然的东西,决不能是塑料的制品 。我们仔细观察这箩筐里的“宝贝”:竹球、木垫、丝巾、麻绳、刷子、毛巾、布料、草编物品……
在绿草幼儿园的户外场地上,我们看到有的孩子在教室墙边用砖头“砌”房子,干得满头大汗;有的孩子用吊在大小不一的滑轮上的水桶,在沙坑里“运沙”;还有的孩子在用废旧轮胎和木条搭建的“独木桥”上行走、在铺满木削的“草地”上蹦跳、在山坡后的树丛中嬉戏……
区角里,玩彩泥的活动结束了,桌上、椅子上、地上及孩子们的脸上都是各种各样的彩泥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收拾、整理,在真实的“任务”情景中,自然地学习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一切,不由地让人联想到我们幼儿园的环境、孩子们操作的材料,以及我们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似乎有着太多的“人工合成食品”,有时甚至刻意到哪个“动作”要发展哪块“小肌肉”,哪个“活动”要专门刺激哪部分“大脑区域”,等等 。英国的幼儿教育,使我们感受到,环境的影响是综合的、立体的,人的发展也是整合的、自然的 。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化的今天,“人工合成的食品”,也许有它高效、速效之作用,但回归自然,崇尚纯真的呼唤,使“自然食品”更有其原汁原味、纯美溢香之魅力 。但愿我们的幼儿教育,在顺应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主流中,能更多一点“自然食品”的成份,更多一份自然与和谐 。
一个孩子一个主题
在英国的“课程指南”中强调,“幼儿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速度学习”的,“实践工作者必须理解幼儿以不同的方式学习同一件事情,以及幼儿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时间取得进步” 。因此,在英国的幼儿园观摩,一个最大的感受是--教师对每一个幼儿的关注,以及为每一个幼儿设计的“课程” 。
Alice,是新绿地幼儿园一名4岁的女孩,她在飞机场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旅客的行李,通过传输带时“消失”了,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师及时了解了Alice的需要,支持她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索 。带她去科技博物馆,看到了更多更复杂的传输带;提供各种材料,让她做传输带的试验--把皮球与其它平面的物体以同样方式放在皮带上运动,以验证她的各种假设;与她一起做纸模型;一起学语词“运输”、“方向”等…… 。
Alice在自主探索,自主建构 。逐渐地,她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数学和物理的初步概念,诸如“围绕”、“包围”、“连接”、“通过”等 。
Alice的老师告诉我们,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模式都是独特

12
起源阶段的世界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英语儿歌推荐



的 。政府制订的“大纲”,仅仅是为教师的工作指引了一个方向,真正有专业水平的教师,是能够按照每个孩子的“图式”去设计课程 。
在英国的幼儿园里,我们随处可见的是教师在幼儿活动的现场,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记录、拍照、录象……在幼儿园的教室里,我们信手拈来的是孩子们的成长档案、观察记录、资料照片……
英国同行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对日益重视幼儿个别化教育的我们上海的学前教育,还是有着许多实实在在的启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