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冷伤的病因与表现

摘要:新生儿冷伤的病因与表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主要由受寒引起,其临床特征是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硬肿,此时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病因和病理生理(一)新生儿体温调节与皮下脂肪组成特点新..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主要由受寒引起,其临床特征是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硬肿,此时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
病因和病理生理
(一)新生儿体温调节与皮下脂肪组成特点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足 。其特点是: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②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血流丰富,易于失热;③能量贮备少,产热不足,尤以早产儿、低出生儿和小于胎龄儿更为明显、以棕色脂肪组织的化学产热方式为主,缺乏寒战等物理产热方式 。因此,新生儿期易发生低体温 。新生儿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多,且比未饱和脂肪酸多,前者熔点高,当受寒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降低时,皮脂容易发生硬化、出现硬肿症 。
(二)寒冷损伤寒冷环境或保温不当可使新生儿失热增加,当产热不敷失热时,体温随即下降,继而引起外周小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出现肢端发冷和微循环障碍,更进一步引起心功能低下表现 。低体温和低环境温度访导致缺氧、各种能量代谢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坏 。
(三)其他新生儿严重感染(肺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早产、颅内出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等时,也易发生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紊乱,出现低体温和硬肿 。
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 。以出生3日内或早产新生儿多见 。发病初用表现体温降低,吮乳差或拒乳、哭声弱等症状;病情加重时发生硬肿和多器官损害体征 。
(一)低体温体核湿度(肛门内5cm处温度)常降至<35℃,重症<30℃ 。低体温早期,棕色脂肪代偿产热良好时,腋温-肛温差值(腋-肛温差)为正值或0;重症、或病程长,能量贮备耗竭时,腋-肛温差变为负值 。
(二)硬肿由皮脂硬化和水肿所形成,其特点为皮肤硬肿,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有水肿者压之有轻度凹陷 。硬肿发生顺序是: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硬肿范围可按: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计算 。
(三)多器官功能损害早期常有心音低钝、心率缓慢、微循环障碍表现;严重时可呈现休克、dic、急性肾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衰竭(mof)表现 。
【新生儿冷伤的病因与表现】(四)病情分度根据临床表现,病情可分为轻、中和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