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发热的原因

摘要:哺乳妈咪一定要慎重使用药物 。明智的做法是需要用药时,应向医生说明自己正在喂奶,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 。
产后发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乳胀比较常见,乳房有硬结,是乳汁淤积造成 。这种情况下不影响哺乳,而且要加强乳房护理、按摩,让孩子多吃,把包块揉开,乳汁吸净 。不需要服消炎药
2、呼吸到感染就是我们常说的上感,这种感冒一般不需要服药,多喝水
3、泌尿系感染多伴有尿频、尿痛,化验尿常规可以看出到底有没有感染,也是多喝水,多排尿 。
4、一般发热体温不超过38.5度,不主张用退热药,超过这个温度,可以采取物理降温 。
5、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   1)有些药物对宝宝是安全的,有的药物却会产生不良甚或非常严重的反应,如病理性黄疸、紫绀、耳聋、肝肾功能损害或呕吐等,因此,哺乳妈咪一定要慎重使用药物 。明智的做法是需要用药时,应向医生说明自己正在喂奶,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 。
2)、不应随意中断哺乳
除了少数药物在哺乳期禁用外,其他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很少超过妈咪用药量的1%-2%,这个剂量不会损害宝宝的身体,对于服用安全的药,不应该中断哺乳 。
3)、服药后调整哺乳时间
服用药物时,为了减少宝宝吸收药量,妈咪可在哺乳后马上服药,并尽可能推迟下次哺乳时间,至少要隔4小时,以便更多的药物排出妈咪体外,使乳汁中的药物浓度达到最低 。
4)、不可滥用中药
有些中药对产后的妈咪有滋阴养血、活血化淤的作用,可增强体质,促进子宫收缩和预防产褥感染 。但有些中药会进入乳汁中,使乳汁变黄,或有回奶作用,如大黄、炒麦芽、逍遥散、薄荷等 。
因哺乳期妇女中服药物通过乳汁分泌,传给婴儿,故哺乳期妇女忌服下列药物:
1)抗肿瘤药 。
如环磷酰胺、马法兰等可造成胎儿畸形及死胎,或新生儿畸形 。
2)抗惊厥药:
如苯妥因钠、奎宁、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甲状腺药物、细胞毒性药物 。
3)四环素:
可引起婴儿牙齿染色,骨生长抑制 。
4)氯胺类:
对骨髓能产生毒素 。
5)磺胺类:
 有等等糖--6--磷脱氢酶缺乏时,存在溶血性贫血的危险 。
【产后发热的原因】6)阿司匹林:
新生儿出血 。
7)异菸肼:
可引起惊劂 。
8)利血平:
鼻塞、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体温不稳,抑郁等 。
9)心得安:
可致心动过缓 。
 10)碘:
可致甲状腺机能减退 。
 11)硫氧嘧啶:
 致甲状腺机能减退 。
12)噻嗪:
 低血钾症,血小板减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