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明确!一季度社融增量超10万亿 4月流动性如何保障?央行这样回应

_原题为:信号明确!一季度社融增量超10万亿,M2增速12个月来首次降为个位数!4月流动性如何保障?央行这样回应
摘要【信号明确!一季度社融增量超10万亿 4月流动性如何保障?央行这样回应】4月12日,央行公布的一季度金融数据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即便是在去年受疫情影响的高基数影响下,今年一季度银行新增信贷投放规模依旧非常可观,且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反映出实体经济持续的复苏势头和强劲的融资需求 。(券商中国)
本周进入一季度宏观数据密集公布的一周,金融数据打响头炮 。
4月12日,央行公布的一季度金融数据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即便是在去年受疫情影响的高基数影响下,今年一季度银行新增信贷投放规模依旧非常可观,且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反映出实体经济持续的复苏势头和强劲的融资需求 。
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即使是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依然实现同比多增5741亿元 。不过,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以及稳定宏观杠杆率的政策诉求正逐渐在信贷社融中体现出来 。一方面,社融增速逐渐下降,初步统计,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亿元,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3%;另一方面,3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个百分点,这是M2增速连续12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长后重新降为个位数增长 。
“一季度新增贷款规模表明金融机构对经济恢复保持了稳固的支持力度,从全年看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是基本匹配的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称,下一步我们要坚持跨周期设计理念,兼顾当前和长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到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
央行在数据发布当天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以及近日履新宏观审慎局局长的李斌就宏观杠杆率变动趋势、4月地方债发行对流动性的扰动、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数字人民币试点最新进展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
金融数据“增速降”是大势所趋
业内普遍认为,在去年高基数及信贷额度控制的背景下,虽然一季度社融增量比去年同期少8730亿元,但依然是季度增量的次高水平,反映出当前实体经济旺盛的融资需求 。
阮健弘表示,从一季度社融增量的结构看,金融机构的信贷稳字当头,资本市场的融资大幅度增加,债券市场在上年基数比较高的情况下少增长,总体上看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保持平稳 。尤其是一季度非金融企业的境内股票融资246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12亿元,增长近一倍 。
从3月新增信贷的结构看,居民部门与企业部门中长期信贷均表现亮眼 。其中,就个人债务增速较快的问题,根据央行测算,去年末,住户部门的债务余额是73.6万亿,同比增长14.6%,其中个人贷款余额是63.2万亿,同比增长14.2% 。
“个人债务增长的速度比较快,这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居民年龄结构、消费升级、城镇化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总体来看,个人贷款的增速还会保持较快的增长 。”阮健弘称,新增个人贷款从结构上看,比较突出的是“一升一落”,升的是个人经营贷款的增速回升,落的是个人住房贷款的增速回落 。3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低0.2和1.4个百分点 。个人经营贷款同比增长24.6%,比上年同期高11.5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