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期货合约主要质量指标设计说明

大商所焦煤质量指标体系包括工业分析指标、岩相分析指标和小焦炉实验指标 , 其中工业分析指标包括灰分、硫分、挥发分、胶质层最大厚度、粘结指数以及水分 , 岩相分析指标包括镜质体随机反射率的标准差 , 小焦炉实验指标包括焦煤小焦炉实验生成焦炭的反应后强度指标 。
1.灰分
灰分不是焦煤的固有成分 , 全部来自矿物质 。没有经过处理的焦煤原煤灰分含量高 , 须经过洗煤剔除杂质 。在焦炭生产中 , 焦煤的灰分几乎全部转入焦炭 , 对焦炭产生不利影响 , 并影响炼铁生产 。
在GB/T 397—2009 《炼焦用煤技术条件》中 , 灰分在5%—14%间被平均分为14个等级 , 绝大部分企业灰分不允许超过12% 。根据检验数据 , 84.2%的样本数据位于11.5%以下 , 结合焦化厂生产的实际需求和焦炭替代品范围推算 , 将灰分在11.5%以下(含)的焦煤作为可供交割品 , 即灰分为13级以下的焦煤都可以用于交割 , 并且将[10.0% , 11.5%]灰分的焦煤作为交割标准品 , 小于10.0%的焦煤作为替代交割品 。
[9.0% , 10.0%)灰分的焦煤为第一档 , 小于9.0%的焦煤为第二档 。
根据焦煤与焦炭灰分的转换关系 , 以及焦炭灰分对炼铁过程的影响来计算灰分的升贴水 。根据生产统计 , 一吨炼焦煤灰分每增加0.1% , 消耗一吨炼焦煤增加成本7.2—8.28元/吨 , 取下限7.20元/吨 , 假设焦煤在配煤中的比例取较高30%的比例 , 约为2元/吨 。因此 , 将灰分每减少0.1% , 升水设为2元/吨 。考虑到小焦炉试验指标暂不设置升贴水 , 为使质量指标体系贴近现货贸易实际 , 不宜针对灰分指标设置过多升水 , 因此将灰分升水区间最低设置在9.0% , 低于9.0%时 , 视同为9.0% , 不再增设升水 。
2.硫分
硫是煤中的主要有害元素 , 焦炭中硫分70%—90%为炼焦原料煤中的硫分转化而来 。硫分影响焦煤品质和炼焦化学产品的质量 , 腐蚀设备 , 使生铁具有热脆性 , 生铁允许的最高含硫量为0.074% 。根据统计 , 焦炭硫分每增加0.1% , 石灰石和焦比分别增加2.0% , 生铁减产2%—2.5% 。
在GB/T 397—2009 《炼焦用煤技术条件》中 , 硫分在0.31—1.75%间平均分为6个等级 。焦煤期货标准品硫分设为[1.10% , 1.40%] , 替代交割品硫分小于1.10% , 且分为两档 , 硫分在[0.80% , 1.10%)的焦煤为第一档 , 硫分小于0.80%的焦煤为第二档 。
硫分升贴水设置主要考虑硫分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根据统计 , 一吨炼焦煤硫分每增加0.01% , 相当于每消耗1吨炼焦煤增加成本3.91—4.18元/吨 , 取下限3.91元/吨 , 按照焦煤在配煤中30%的比例 , 相当于焦煤成本变动大约1元/吨 。因此 , 硫分每减少0.01% , 升水设为1元/吨 。考虑到小焦炉试验指标暂不设置升贴水 , 为使质量指标体系贴近现货贸易实际 , 不宜针对硫分指标设置过多升水 , 因此将硫分升水区间最低设置在0.80% , 低于0.80%时 , 视同为0.80% , 不再增设升水 。
3.挥发分
挥发分是判断煤炭煤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炼焦过程中 , 除了生成焦炭 , 还形成煤焦油、粗苯、氨、焦炉煤气等化产品 , 化产品的产率影响焦化企业的整体收益 , 挥发分越高 , 化产品的产率也越高 。焦炭挥发分是焦炭成熟度的判断指标 , 焦炭挥发分大于1.5% , 则焦炭偏生 , 挥发分低于0.5%—0.7% , 则焦炭过火 , 容易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