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新生儿黄疸的7种西医治疗法

【盘点新生儿黄疸的7种西医治疗法】婴儿出生后就应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及时了解黄疸的出现时间及消退时间,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那么,1、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 。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适用于任何间接胆红素血症,胆红素>205μmol/L,使用波长420~460mm的蓝光(冷光源),可持续或间接照射24~48小时 。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已有40余年历史,它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至今仍为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标准”疗法 。为使光疗发挥最大的疗效,临床使用中比较了不同光源的作用,目前新的光疗提议采用氮化镓发光二极管,它是一钟高能耐用的光源,可发出高强度窄光谱的蓝绿光,而蓝绿光的光谱范围与胆红素的吸收光谱范围交迭 。此光源降解胆红素的作用比传统的蓝光冷光源效果好,光疗后胆红素反弹幅度很小 。2、白蛋白治疗法输注血浆或白蛋白可使血清中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附着于白蛋白,从而减少未结合胆红素与脑细胞结合的机会,降低核黄疸的发生率 。在换血1~2小时前,先注入白蛋白lg/kg/次,连用2~4次,或用血浆25ml,每日1~2次,可换出较多的胆红素 。3、换血疗法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 。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4、酶诱导剂治疗法常用苯巴比妥诱导肝细胞的微粒体提高活力,转化未结合胆红素为结合胆红素,剂量为4~8mg/kg/日,连服4日或更久,但其作用较缓,3~7日才显疗效 。可加用尼可刹米(可拉明)100mg/kg/日以提高苯巴比妥的疗效 。但遇黄疸较严重时应予光疗并作进一步检查,以防夹杂5、阻止肠内胆红素的再吸收提前喂奶,及时建立肠道菌群,分解肠内胆红素为尿胆原,尽快排出胎粪,可以减少肠内胆红素,防止其再吸收,从而减轻黄疸的程度 。有人给活性炭0.75g,每4小时1次以减少肠壁再吸收未结合胆红素(肠肝循环),与光疗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6、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主要作用是活跃肝细胞酶系统,加强葡萄糖醛酸与胆红素结合的能力 。一般口服强的松每日1~2mg/kg 。对较重黄疸病例可静点氢化可的松5~10mg/kg,或用地塞米松每日0.4mg/kg,待黄疸消退时减量,以至停药 。由于皮质激素常有不良副作用,一般不作常规处理 。在普遍应用光疗以后,更不需激素疗法 。7、锡中卟啉治疗法应用锡中卟啉治疗,其代号为(SnMP) 。它是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可用于临床惟一的血红素类似物 。血红素加氧酶(HO)是血红素代谢产生胆红素的限速酶,抑制血红素加氧酶(H0)活性可减少胆红素的生成,因此在新生儿肝脏对胆红素处理功能尚未成熟时,使用该药更具有合理性,锡中卟啉不进入脑组织,安全剂量范围很宽,在体内不被降解,也不影响肝脏中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及排泄,被SnMP阻断未能降解的血红素不会在组织内蓄积,而是被肝脏以原形排入胆道系统经肠道排泄 。用法:一次小剂量注射SnMP 3~5 μmol/kg可维持7~10天左右,而该段时间恰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最高峰期,所以可在该时期应用注射SnMP以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对应用SnMP治疗后达5年的新生儿,随防未发现严重的早期或晚期不良反应 。新生儿黄疸相关阅读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与护理:你了解新生儿黄疸吗?你知道新生儿黄疸有哪些种类吗?新生儿黄疸该怎么治疗?(责任编辑:Je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