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宅妈”远比中国多


美国“宅妈”远比中国多

文章插图
总是听说美国的女权运动风起云涌,心想美国妇女肯定都像希拉里那样风风火火,或者像赖斯那样精明干练,至少美国女人独立性都很强,职业妇女的比例应当很高 。没想到美国的专职家庭主妇这么多!
这些全职妈妈原先或许是很好的职业妇女,“官至”公司的部门经理甚至副总经理,就像《绝望的主妇》中的琳娜特,但结婚生子之后,就心甘情愿地在家里相夫教子 。即便还工作,她们也大多选择半职(PART-TIME)工作,或者可以在家干的工作(HOMEBUSINESS) 。让我不由得感叹,美国女人其实挺传统的,或者说社会风气就是如此 。
有人做过测算,一对夫妻如果有两个没上小学的孩子,如果两人都出去工作,妻子挣的钱每月不到3000美元的话,还不如就丈夫出去工作,妻子在家当全职妈妈 。因为如果两人都出去工作,收入高了,但交的税也多了 。多出妻子的3000美元,基本上有三分之一要交税,剩下的两千美元,也就够交孩子的上托儿所的费用 。美国的托儿所因为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费用很贵,像华盛顿这样的城市,一个孩子每个月至少要800美元左右 。
请个驻家保姆,每个月至少也要1千多美元 。
即便孩子上了小学,美国小学每天下午3点多就放学了 。
不到12岁的孩子不可以独自留在家里,于是上班的父母只好把孩子放在每个学校基本都有的课余班(AFTERSCHOOL)里,但课余班是有时间限制的,6点之前必须把孩子接走,许多学校实行每迟到1分钟罚1美元的制度,老迟到的话,AFTERSCHOOL也呆不下去了 。
更何况,美国学校三天两头不上学,天气不好不上学,老师开会不上学,一年到头节日多如牛毛 。如果孩子不上学,就必须有家长在家陪12岁以下的孩子 。否则,把12岁以下孩子独自扔在家里是违法行为,一旦有人举报,会被剥夺孩子的抚养权 。
不过,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美国社会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现象正在悄悄改变,因为男人受经济衰退的影响比较大,容易失业,而有些职业女人比较吃香,所以越来越多的家庭靠老婆来养家糊口 。
皮尤中心最近的研究报告发现,美国每5对夫妇中有一对是“夫以妻贵” 。报告还指出,以前男人通常娶教育程度比自己低的女人,但现在男人在婚姻中越来越“高攀” 。如今逾半数的美国夫妇教育程度相当,妻子教育程度更高的占29%,丈夫教育程度更高的占19% 。在收入方面,1970年时,4%的妻子赚钱比男人多,但到2007年这个比例已提升到22%。
美国人口普查局最近公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个趋势 。美国有孩子的家庭中,2009年有510万位呆在家中不工作的“宅妇”,比上年减少20万,结合妻子独自外出工作的比率提高,反映经济衰退中,更多男人失业,而更多女人走出家门,养家糊口 。另外,2009年美国有15万8千位已当老爸但不工作的“宅男” 。
不管怎么样,美国“宅妇”比例还是要比中国城市高得多 。许多中国女人热衷于外出工作的理由不外乎有两个:
【美国“宅妈”远比中国多】第一,男人养不起全家;第二,女人只有经济上独立,才有人格上独立 。依我看,第一个理由在中国靠得住,因为中国家庭日常生活压力确实比较大,但在美国,华人家庭“双职工”的比例远高于其它族裔,这个理由就未必解释得通 。我倾向于认为,中国的“妇女解放”做得好,女人争取独立的意愿比西方女性似乎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