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的宝宝一定会残疾吗?

目前国外对正常儿早期教育非常重视,如美国提出儿童教育要始于零岁,出生后就予以科学的训练,不仅使正常儿童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育,而且轻度脑损伤儿,亦能在早期教育中得到康复,许多国家对婴儿脑损伤,脑瘫的高危儿采取比早期教育更强一些的干预方法,已使脑损伤所遗留的残疾大大减少,这些干预的方法并不复杂,也不需要昂贵的仪器,主要是用正确的信息刺激大脑与循序渐进的脑功能训练,只要医务人员及家长重视预防脑损伤儿出生,并对脑瘫高危儿的施行早期干预,完全可以阻抑脑瘫患儿继续增加的趋势,脑损伤遗留的其它残疾亦会大大减少 。对脑损伤儿干预开始的早晚,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在医院对新生儿缺氧,黄疸及它危重情况的救治,就是最早的干预,急性期过后,就应马上进行信息刺激及功能训练,这样的干预从新生儿期就应开始,如果错过了脑潜能最大,脑可塑性最强的婴儿早期,不少脑损伤儿虽经功能训练可部分恢复,但常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从生后3个月开始干预的脑损作儿,绝大多数可回归到正常儿童的行列 。
除了以上提及的婴儿脑损伤因素之外,还有一些不易查出的因素,因此应仔细观察新生儿的一些表现,并经常与正常发育规律相比较,可尽早发现异常 。我国民间总结的“二(2个月)抬头,四翻身,六坐,八爬,十站,周走”,基本上反映了婴儿运动发育规律,加上5个月应认识熟人;1岁应有意识叫爸妈,可粗略得知婴儿身心发育状况 。较正常儿头围小或增长慢,前囟小或闭合早,颅骨骨缝重叠,有斜视,眼颤,视觉追踪不好,听觉定定向反应不好,2个月-3个月手仍经常握掌,6个月-7个月后扶站下肢交叉发紧或仅足尖着地,9个月--10个月不能用手指捏东西等,均可能是脑损伤,脑瘫的表现,都应及时就诊,如婴儿颅脑CT或核磁检查异常,视,听,体感诱发电位异常,更应定期检查发育状况,及时干预治疗 。
脑损伤的宝宝一定会残疾吗?
对脑损伤儿的干预,主要是通过视,斩及皮肤感觉这3个大脑的主要输入途径进行适当的信息刺激,对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三个主要输出表现进行比正常运动发育规律稍早一些的功能训练 。
新生儿期即可在婴儿觉醒时用鲜艳的玩具和父母与之说话的笑脸,引导其向各个方向注视,对视觉追踪不好的更应加强这方面训练,父母说话的声音是最好的听觉刺激,每日应多次与婴儿说话,对听觉定向反应不好的,可加带响玩具或放有豆子的塑料瓶等进行声音刺激,用温暖的手抚触婴儿全身的皮肤,加上轻柔按摩可促进脑损伤康复 。爬行训练是脑损伤康复的重要方法 。美国医生通过研究指出,在人类个体发育过程中有种系进货进程特点的重演 。婴儿从匍匐爬到跪起来爬,再到站立行走的运动发育过程中,与之相对应脑的发育完善是从脑桥到中脑,再到大脑皮层 。爬行有助于脑的康复 。临床证实对不会爬的脑损伤患儿,进行模拟爬行的被动模式运动,可有效促进爬行动作出现,纠正错误运动姿势,调节肌张力,改善感知觉,按照发育规律及时进行坐,站,走,手精细动作及咀嚼,语言平衡能力等训练,亦是对脑损伤干预,脑瘫治疗的重要内容 。
小编提醒:要注意的是,无论任何被动训练,仍代替不了主动运动,千方百计诱导患儿正确的主动运动及多说话,是脑损伤康复治疗的精髓 。
【脑损伤的宝宝一定会残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