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不宜用紫药水治疗

【新生儿鹅口疮不宜用紫药水治疗】北鹅口疮是新生儿和小婴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白色念球菌感染多见,故又称口腔念珠菌病 。发病原因可能是患霉菌性阴道炎的母亲在分娩时感染孩子的口腔,或因哺乳时母亲的奶头不洁、人工喂养时用的奶具消毒不严及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 。
鹅口疮主要是发生在新生儿或小婴儿口腔的两颊黏膜、唇、舌面,上颚、牙龈等 。严重者可以累及咽喉部 。鹅口疮是一种白色的乳凝块状物,类似奶凝块,不易剥去,如果强行剥去则局部黏膜出现潮红、可以渗血 。孩子患鹅口疮一般没有疼痛感,也不流口水、不影响吃奶 。但是当孩子抵抗力下降时,病变开始向下蔓延,造成咽喉部、食道、肠道、气管或者肺部感染,出现呕吐、呛奶、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等表现 。极个别的可以侵入血液而发生败血症、肺炎或脑膜炎 。
新生儿疾病:鹅口疮不宜用紫药水治疗
不宜涂抹紫药水
对于鹅口疮的处理,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因此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要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很多免疫活性物质 。
其次,如果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抵抗力下降,或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类的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造成的鹅口疮,就需要采用全身支持疗法,增加机体抵抗力,不要滥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和免疫抑制剂药物 。
此外,对于因接触不洁食具造成的鹅口疮,孩子所用的一切物品都要进行清洁消毒 。同时护理人员必须注意自身的清洁,尤其是护理孩子前要洗干净双手 。
对于有些家长用紫药水涂抹孩子患处的问题,有报道认为龙胆紫药水是潜在的致癌制剂,因此英国卫生部门对紫药水的使用范围和包装说明作了新规定,将紫药水的使用范围缩小到只能用于局部未破损的皮肤,而严禁内服,严禁涂抹于口腔、肛门、尿路等黏膜处或破损的皮肤伤口上,以防诱发癌症 。目前医生已经多不采用龙胆紫药水进行治疗鹅口疮 。
小编提醒:夏天潮湿的天气容易滋生霉菌,专家提醒,如果孩子不注意口腔卫生就很容易患上鹅口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