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喂药原则和10大误区( 二 )


正确做法:一定要给宝宝服用儿童专用药物 。
误区八:盲目应用退热药
造成后果:婴幼儿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所以退热药的应用时机是很重要的 。婴儿退热药中的有效药物浓度比孩童配方来得高,有些药物婴儿服用的量超过孩童配方的3倍之多 。这样做的原因是婴儿对药物的吸收力相对较小,并且更容易将药吐出来 。
正确做法:仔细阅读药瓶、药盒上所有的标贴指示,特别注意是“婴儿配方”还是“儿童配方” 。
温情提醒:新生儿慎用退烧药 。新生儿及婴儿比较容易发热,这是因为新生儿和婴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保暖、出汗、散热功能都较差 。当生病、环境温度改变或喂水不足时,都会引起发烧,如果此时随便服用退烧药,往往会招来大祸 。有的新生儿在误服退烧药后,会出现体温突然下降,脱水,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出现便血、吐血、脐部出血、颅内出血等,甚至会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因此,退烧药(如阿司匹林、小儿退热片、APC等)是新生儿的禁用药 。
正确的做法:处理新生儿发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退烧,如打开包被暴露肢体、用浓度不超过30%的酒精擦洗颈部及手脚掌心、枕冷水袋等 。应注意的是,体温一旦下降应立即停止降温,否则将导致体温不升 。此外,婴幼儿的发热,如果不超过39℃,即往又无惊厥史的,可多喝水或者物理降温 。超过39℃或者防止惊厥时才能吃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扑热喜痛或者布洛芬 。
误区九:过长时间吃药
造成后果:有可能延误有效的治疗期或者使疾病恶化 。
正确做法:吃某些药已两三天还未见好转,便应该不要再吃了,很可能宝宝的病症非表面看来那么简单,须尽快带他去看医生 。
误区十:擅自分享处方药
误因分析:如果你家宝宝上个月用剩了一些眼药水,现在邻家的小弟弟也得了同样的眼病,为什么不可以用那瓶剩下的眼药水呢?首先在上次使用时,药水的滴管可能已受到了污染;其次药物有可能过期了 。另外,看上去症状相同的病情却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 。
正确做法:既使同一个宝宝得了和先前完全相同的病,在给宝宝使用相同的处方药之前,也要请医生检查,告诉医生你手头现有的药品,让他来作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