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喂药原则和10大误区

喂药原则
一、选好药剂
【给宝宝喂药原则和10大误区】3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好不要用片剂,应首先选择液体制剂、泡腾片、干糖浆剂、冲剂或果味型咀嚼片,对于婴儿尤适宜滴剂,剂量容易掌握而且服用方便 。年轻的父母喜欢用普通汤匙或茶匙量药水喂宝宝 。但是普通汤匙不易掌握药量,给的药物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疗效 。
二、掌握正确方法
1.新生儿最好的喂药方法是:在喂奶前1小时左右给药为妥,把药水倒入奶瓶,让宝宝像吸奶一样服药,必要时用滴管慢慢滴入,待吞咽后再滴第二滴 。
2婴幼儿服药时可先将患儿抱起,半卧于喂药者身上,头部抬高,颈部垫以纱布或手帕,然后再喂药 。也可以把丸、片剂研成粉状,用糖水调成稀糊状,把宝宝抱在怀里,呈半仰卧状,左手扶持宝宝头部,右手持食匙取药慢慢喂下,待宝宝将药吞咽后,再继续喂 。必须注意不要强行喂服,以免口腔黏膜或齿龈受损出血 。服药后应将患儿抱起轻轻拍击背部,使胃内空气排出 。
3.给新生儿喂药前,也可先喂几口奶,再喂点药,反复这样做,直至将药喂完,然后将宝宝竖起轻拍背部,以防反胃呕吐 。但应注意,喂药之前不应喂饱奶,以免宝宝拒绝服药 。也不可将药和乳汁混在一起喂,因为两者混合后可能出现凝结现象或者降低药物疗效 。
4.由于一些药物实在太苦(如中药汤剂)宝宝拒绝服药时,可暂时通过一个软管把药注入颊与臼齿间,避免药液与舌面上的味蕾接触,也可冷却药液使药味减轻 。
5.有些宝宝已能识别物品,当认出是药物拒绝服用时,家长应给孩子讲明药物的作用是治疗疾病,不吃药会耽搁疾病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对3岁左右的幼儿尤为重要 。这样做能使他们理解药物与疾病的关系,并积极参与药物治疗 。
喂药的10大误区
误区一:捏住宝宝的鼻子强行喂药
造成后果:宝宝容易将药物呛入呼吸道而窒息 。
挽救措施: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当立即双手环抱宝宝腹部,使之背紧贴你的腹部,用力挤压患儿腹部,同时使之弯腰,反复几次,以期排除气道内异物 。如果无效,立即送医院 。
误区二:给宝宝干吞药片
造成后果:干吞药片容易使药片停留在消化道而损害消化道黏膜 。
挽救措施:喂药时一旦发生呛咳,应立即使宝宝的头略低并偏向一侧,同时用空心掌叩打背部,防止吸入肺内 。
误区六:任意加大或减小药量
造成后果:家长是宝宝用药的执行者,有些家长求愈心切,认为加大用药剂量能使病症早日获愈,便盲目给宝宝加大服药剂量,也有些家长给宝宝重复用药或同时用多种药物 。其实,服用药物的剂量越大,其毒副作用也越大,甚至会导致宝宝发生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有些家长则过于谨慎,害怕宝宝服药后出现副作用,便随意减少服药剂量,殊不知,药物剂量过小,在人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就不可能发挥最佳疗效;还有些家长给宝宝服药随意性很大,想起就服,忘了也无所谓,结果不但治病效果欠佳,而且还容易引起细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还有些家长在给宝宝治病时耐不住性子,一种药物才用几天,甚至几次,因见不到明显效果,便认为该药效果不好,于是频繁更换药物,其实,频繁更换药物不仅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使治疗更趋复杂化 。
正确做法:一定要按照医嘱服药 。
误区七:滥用成人药物
造成后果:大多数的成人用药都不能用于小儿的 。有的父母认为:宝宝就是比成人的体重小,成人吃的药只要减量就行了,这是不对的 。凡药三分毒,婴幼儿的肝脏解毒功能弱,肾脏的排毒功能也差 。成人身上的轻微副作用对于肝肾功能尚不成熟的婴幼儿来说可能就是毒性反应 。氨基糖甙类可引起小儿耳聋,肾脏功能损伤;喹诺酮类可引起小儿软骨发育障碍;磺胺类可引起小婴儿黄疸,肾脏功能损害;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症,粒细胞减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