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Rh型溶血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新生儿溶血,一个让所有准爸妈都为之恐惧的字眼 。随着更多的病例被发现,笼罩在人们心中的阴霾也越来越浓重 。哪些人的溶血几率更高?宝宝患有溶血症又该如何是好呢?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溶血症又称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症,是母亲对胎儿红细胞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溶血性疾病,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疽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的最重疾病 。根据母婴血型的不溶合类型,目前最为常见的为两种溶血症:新生儿ABO型溶血症和新生儿Rh型溶血症 。
新生儿Rh型溶血症
因母子Rh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称为“新生儿Rh溶血症”,主要发生于Rh阴性的母亲与Rh阳性的胎儿之间 。我国汉族人群中,99%以上的Rh血型为阳性,Rh阴性率低于0.5%,所以绝大多数的汉族男女Rh血型呈阳性,发生溶血的几率小 。而其他少数民族如回族、维吾尔族女性大多呈Rh血型阴性,当一个Rh阳性血型的男子与一个Rh阴性血型的女子育有后代时,胎儿遗传父亲的Rh阳性血型,就容易出现新生儿Rh型溶血症了 。
症状:
新生儿Rh溶血病的症状较ABO型溶血症要重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黄疸,并进展迅速,甚至发展到全身,颜色由浅黄变成金黄色、橘黄色,或出现贫血、肝脾肿大等,父母就要格外警惕了,需及时到医院确诊 。
治疗方法:
产前如果在产前诊断为胎儿患有严重的Rh溶血症,则在孕18周时通过脐静脉穿刺术为胎儿输血治疗或采取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方法 。由于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今90%以上的Rh溶血症严重患儿经治疗后都能存活下来 。
产后即使是严重的Rh溶血症,若及时进行换血,绝大多数的患儿也都能转危为安 。只有那些黄疸严重、就诊不及时、治疗不得力的患儿才会留下智力低下、脑瘫等严重后遗症 。
危险程度:
Rh溶血症较ABO型溶血症少见,但由于可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在母亲子宫内就出现溶血,如果不予治疗,大多情况严重患病的胎儿就会发生死亡 。Rh溶血病也可导致新生儿黄疸(皮肤、眼睛变黄)贫血、大脑损伤、心衰甚至死亡,但不会影响母亲健康 。
如何发现自己是Rh阴性血型?
【新生儿Rh型溶血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一个简单的血液检测就可检査出妇女是否是Rh阴性血型 。育儿专家提醒,每个妇女都应在怀孕早期或怀孕前进行检测,以便知道自已是否是Rh阴性血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