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5种营养不良性贫血

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维生素B12缺乏) 。婴儿期发生营养不良性贫血的并不少见 , 主要是缺铁性贫血 ,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比较少见 。
【新生儿常见5种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多见于6个月以后的婴儿 , 6个月以前发生的主要是婴儿生理性贫血 , 但是 , 未成熟儿在很早就可发生营养不良性贫血 。
饮食不当导致贫血
人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 。食品中含铁最髙的是黑木耳、海带和猪肝等 , 其次是瘦肉类、蛋类和豆类 。蔬菜、粮食中的铁吸收率比较低 , 仅为1% , 肉类食品中的铁吸收率比较高 , 可达10%-22% 。如果植物和肉类同时摄入 , 可增加植物中铁的吸收率 。但是 , 牛奶和蛋则起不到这种作用 。蛋本身所含的铁 , 吸收率也比较低 , 但蛋中铁的含量是比较丰富的 , 所以 , 蛋也是婴儿补铁的重要食物 。维生索C、维生素A有促进铁吸收作用 , 而茶和咖啡则影响铁的吸收 , 尤其是茶叶中的鞣酸遇铁形成鞣酸铁复合体 , 可使铁的吸收减少75% , 所以 , 婴儿不宜喝茶 。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 , 有给婴儿喝凉茶解暑的习惯 , 这不但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 也会影响铁的吸收 , 引起缺铁性贫血 。
婴儿体质与贫血
出生体重越低 , 体内铁的总量越少 , 发生贫血的可能性越大 。胎儿经胎盘输血给母体、双胎间输血、分娩中胎盘血管破裂、脐带结扎时间长短等都可影响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 。
早产儿比足月儿对铁的需要量大 , 足月儿一年如果需要补铁156毫克 , 早产儿就需要补充276毫克 , 如果不及时补充会发生贫血 。所以 , 早产儿的母亲 , 一定要重视孩子铁的补充 。
乳类食品、添加辅食与贫血
乳类食品中铁的含量是极其低下的 , 母乳中铁的含量比牛乳和羊乳高些 , 但也与乳母饮食习惯有关 , 如果乳母饮食中缺乏含铁食物 , 母乳中铁的含量也会相对减少的 。
生后6个月的婴儿 , 如果不及时添加辅食 , 储存的铁用完后 , 就会发生贫血 。人工喂养儿 , 要注意配方奶中铁的含量 , 在没有添加辅食前 , 喂强化铁的配方奶 。母乳喂养儿 , 6个月以后 , 如果没有及时添加辅食 , 也有发生贫血的可能 。
1岁以内的婴儿生长迅速 。储存的铁基本上用于补充血容量的扩充 。如果有慢性失血 , 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如果1岁以内的婴儿每天摄入鲜牛奶超过1000毫升 , 有的婴儿可能会出现慢性肠道失血 。所以 , 1岁以内的婴儿最好不吃鲜牛奶 , 吃配方奶更好 。
婴儿巨幼红细胞贫血
婴儿期体内维生素B12的储存比较多 , 而需要量又比较少 , 因此 , 婴儿发生巨红细胞贫血的比较少 , 婴儿期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多是由于母亲缺乏维生素B12 , 导致婴儿体内维生素B12储存不足;出生后又是纯母乳喂养 , 母乳中的含量也极低 。
婴儿期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时 , 多有典型的神经系统表现 , 但是其表现并不一定与贫血程度—致 。其表现 , 主要是表情呆滞 , 对周围反应极不灵敏 , 目光发直 , 少哭不笑 。原来会笑的孩子 , 现在不笑了 , 就要想到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