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赫:分享5个有关情绪的亲子游戏

“我家孩子的情绪反应很激烈!”“我家孩子情绪波动大!”“我们宝宝很急,很厉害,也不好哄!”“哦,我们家的孩子是个慢性子……”我在周末的亲子课上听到了家长们谈论着孩子的情绪问题 。我不感到以外,在亲子领域研究多年,我很早就发现,家长们往往是以自己的情绪标准来判断孩子情绪的正常,但追

刘勇赫:分享5个有关情绪的亲子游戏

文章插图
首先,我们先要明白哪些是情绪问题,哪些不是情绪问题 。从气质心理学的角度看,情绪反应的快、慢、强、弱、灵活性与稳定性都是天然而正常的,家长们经常按照成人,甚至是完人的标准要求三岁左右的孩子——做人平心静气,做事雷厉风行 。过高的要求,反而给孩子带来了成长的压力,成为真正情绪问题的原因之一 。我在周末的亲子课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家庭教育的常见问题——哭必哄,摔必扶,嚷必阻,玩必陪 。
这些不起眼的动作,都会对培养良好情绪带来影响 。“哭必哄”让孩子明白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吸引大人注意的办法,“摔必扶”让孩子缺少了自己站起来的勇气,“嚷必阻”让孩子不敢在任何场合表达自我,“玩必陪”让孩子不知道自己独立思考的乐趣 。
在二个人、四个人甚至是六个人令人窒息的爱的关注下,儿童的没有情绪问题才怪呢!在不少家庭中,亲子互动的主要形式是说教 。家长和孩子成上下级关系,家长说话孩子没有发言权,长期处于“被压迫“的地位,自然也会产生情绪问题 。除了教育带来的情绪问题以外,屏幕形象中情绪模仿、小伙伴们间的相互学习也会形成影响 。然而,早期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父母 。
什么叫做优质情绪呢?包括以下几点:了解自己的情绪,体会别人的情绪,学会合理发泄情绪,调试不良情绪同时保持积极情绪 。优质情绪的形成是一生幸福的基础,而优质情绪的形成是在亲子互动中形成 。我的研究涉及亲子沟通、亲子运动、亲子旅游、亲子阅读等各个领域,但最有发言权的是亲子游戏,因为“为3岁女儿发明150种亲子游戏”,我已经接受了包括多家电视台与网站的采访,有些网友把我称为”猴爸“或”亲子游戏大王“,我感到受宠若惊,我愿意将这些亲子游戏分享给大家 。

刘勇赫:分享5个有关情绪的亲子游戏

文章插图
情绪的游戏训练分为三部分,包括“发泄情绪游戏训练”、“情绪调节游戏训练”与“积极情绪游戏训练” 。在“刘勇赫亲子互动示范课”上,我为父母分享了16个亲子游戏,我把其中比较受家长欢迎的 个游戏跟大家举例说明 。
“拍拍大龙珠”玩法:买一个稍微大一些的大龙珠,家庭成员围在大龙珠一圈 。其中有一个人,比如爸爸可以作为发号施令的人,大家一起完成各种动作 。口令包括:“左手拍”、“右手拍”、“一起拍”、“抚摸”、“轻轻拍”、“使劲拍”、“停” 。在拍打的过程中,儿童总会洋溢出幸福的笑容,他们真的得到了压力的缓解 。除此之外,口令的照做还可以帮助孩子在亲子互动中,锻炼节奏感、执行力,对于大龙珠的接触还对触觉大大提升,所以我自己给这个游戏打五星 。
“家庭打地鼠”玩法:家长们坐成一排,每人手里各拿一个玩具 。孩子面对家长站好,手里拿一个可以敲打的棒棒或者空瓶子 。家长可以任意举起自己手中的玩具,孩子快速反应敲打举起玩具,当她敲中玩具后,玩具要快速下落会到原来位置 。也可以交换玩家,让孩子扮演“地鼠”,爸妈去“打地鼠“ 。在这个游戏中,可以训练孩子良好的反应能力,同时可以应对或接受各种复杂场景,提升适应情绪适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