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新生儿的养护之道( 二 )


3.祛除胎毒
祖国医学认为的“胎毒”,指胎中禀受之毒,主要指热毒 。胎毒重的宝宝,出生时表现为面红目赤、爱哭且哭声响亮、便秘等,这样的宝宝容易发生丹毒、湿疹、黄疸、口疮等病证,或造成以后好发热性疾病的体质 。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给初生宝宝去除胎毒的传统方法,给新生宝宝服用少量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液,可以减少发病 。
常用的方法有:
银花甘草法:金银花6克,甘草2克 。煎汤 。用此药液拭口,并用少量给宝宝喂服 。
豆豉法:淡豆豉10克 。浓煎取汁 。频频给宝宝喂服 。尤其适用于脾胃薄弱,吃奶不好,容易吐奶的宝宝 。
黄连法:黄连2克 。用水浸泡出汁 。滴汁入宝宝口中 。需要注意黄连性寒,胎禀气弱,早产的宝宝、哭声低弱或有新生儿疾病的宝宝不能服用 。
大黄法:生大黄3克 。用水浸泡出汁或略煮 。取汁滴入宝宝口中 。胎粪通下后就停用 。但脾胃薄弱,吃奶不好,容易吐奶的宝宝不能服用 。
现在在南方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清胎毒”的方法仍然比较流行 。现代认为“胎毒”是产后急性过敏重症的俗称,主要反映为宝宝的各种皮肤变态反应,例如湿疹、荨麻疹、泡疹等,妈妈在怀孕期间食用过量的辛辣和煎炸食物,就很有可能会将热毒传给腹中宝宝,使宝宝生后易患热性疾病 。
如何减少胎毒呢?现代中医有以下主张:
1.妈妈在怀孕期间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多吃滋阴润燥、生津养肺的食物和当季水果,少吃辛辣、油炸、油腻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
2.妈妈如果是过敏体质,建议去正规医院的变态反应科(皮肤过敏科)详细筛查过敏源或听专家给出一些建议,避免宝宝从母乳中获得这种过敏源 。
3.妈妈们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休息,才能保障机体的平衡,提高免疫力 。
4.不主张为“清胎毒”而乱吃药,某些清胎毒偏方、龟苓膏或凉茶,所含成分不适合孕妇饮用,盲目服用有隐患 。
5.妈妈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新陈代谢 。
新生宝宝4种特殊的生理状态
新生宝宝有以下4种特殊的生理状态,新妈妈们不要误认为是病态 。
1.“马牙” 。新生宝宝上腭正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的黄白色、碎米大小隆起的颗粒,中医称为“马牙”,会在出生后几周或几个月内自行消失,妈妈们千万不要挑刮 。因为宝宝皮肤粘膜非常脆弱,受伤后非常容易感染 。
2.乳房隆起 。女宝宝出生后3~5天,可能会出现乳房隆起,如蚕豆或鸽子蛋大小,这是宝宝在母亲体内受母亲血液中高浓度的泌乳素等激素的影响,使乳腺增生造成的 。出生后2~3周,宝宝体内的激素水平逐渐降低,最后全部分解并排出体外,乳房肿大的现象也就自动消失了,妈妈们不应处理或挤压 。
3.“假月经” 。女宝宝生后5~7天阴道有少量出血,持续1~3天可以自行消失,也是宝宝在母腹中受母亲激素影响的结果,称为“假月经”,一般不必处理 。
4.“螳螂子” 。新生宝宝两侧颊部各有一个脂肪垫隆起,称为“螳螂子”这有助于吸吮乳汁,千万不能挑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