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表现,来自中英家教的碰撞


电话响起,一个男孩子邀请自己的女儿出去玩,英国的妈妈爽快地把电话交给女儿 。而中国的妈妈则有些犹豫,并会要求女儿再找些同学一起去,并把时间地点问得非常详细 。沈阳市儿童活动中心的木偶剧场里举行的中英家庭教育“对对碰”的模拟情景之一 。
来自英国的近70名学生和家长与中国的家庭一起,围绕着家庭教育主题,以各种娱乐形式表现了中英家庭教育差异,讨论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探索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为中国家庭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整个活动完全由中、英的中学生们共同自主组织、策划、主持 。
破冰游戏 英国妈妈放手让孩子走
活动现场设计了游戏、情景剧、现场问答等形式,让两国家庭来共同参加 。在这些设计简单的环节中,双方的家庭教育差异体现得非常明显 。比如破冰游戏,用椅子在舞台上设置成障碍,母亲指挥蒙住眼睛的孩子绕过障碍物,将气球安全送回 。“往前,往右,小心点 。”中国孩子每走一步,家长都再三叮咛,语气中透露出不安和担心 。
而英国母亲则显得异常放心,命令短促简单,任由孩子靠自己的判断力发挥,孩子轻松地完成了任务 。现场的专家点评说,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中国的父母习惯于自己包办或手把手地教,习惯用自己嚼过的馍喂孩子 。而英国的家长更喜欢让孩子凭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 。
而另一场演绎中英妈妈面对穿奇装异服的孩子的情景剧,更是体现了双方处理这类问题的明显差异 。当女儿高兴地穿上自己认为漂亮而妈妈觉得异类的衣服回家,中国的家长让女儿最好脱下来,并指出不适合女儿 。而英国的家长则用赞美的口气说,孩子很时尚,但如果能做适当的改动更好 。专家说英国母亲的做法更适合些,因为这样会给孩子自信 。
此外,面对家长接到异性邀请孩子的电话等问题,台下的家长则更多的认为,如果只是一个异性邀请,那么还是选择不让孩子去 。刘女士说,自己就碰到过这样的事情,拒绝后,女儿很不高兴,但她认为,虽然两个孩子出去不一定就有问题,但还是防患于未然好 。
现场问答 中国孩子腼腆沉默
在活动现场,面对主持人的提问,英国孩子表现得特别兴奋和踊跃,不时欢快地大笑 。而中国的孩子则基本上保持沉默,稍显尴尬的主持人只好走下来,直接把话筒递给中国学生 。拿着话筒的学生在回答问题前大都会拿目光征求父母的意见,回答问题显得成熟而谨慎 。比如,面对请指出父母需要改进的一些地方的问题时,英国孩子会直接说,希望母亲少抽些烟等,而中国孩子面对这个问题则显得迟疑 。
一位家长说,如果孩子觉得自己缺点多,就会不尊重自己,“那说话就没分量了 。”
【不同表现,来自中英家教的碰撞】采访人员问女孩荣荣为什么不回答问题,荣荣说,自己回答的不一定对,怕别人说她 。在她心目中,这些问题都是应该有标准答案的 。而家长赵先生也说,自己教育孩子,更希望孩子听话,觉得英国孩子想法太多,太淘气,不好带 。
专家说,中国的孩子表现得不够大胆自信,主要是由环境影响造成的 。中国的家庭教育是把父母树立为权威,要求孩子绝对服从 。而在英国,孩子更多地是把父母当作朋友,可以平等地交流思想,发表自己的见解 。另外,中国的孩子非常讲究面子,他们注意自己的言行,怕别人的讥笑;而英国孩子则更有主见,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对于勇于表达自己的人,他们很欣赏 。
家庭生活 英国孩子很独立
参加活动的英国学生是沈阳—伦敦青少年文化交流团的成员,他们以一对一的形式住进沈阳同学的家中 。中国家长对这一活动都表示很欢迎 。他们认为通过和英国家庭的交流,能够开拓孩子的视野,增加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还能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