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几月几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来历习俗

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 。为传统的重阳节 。又称“老人节”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 。把“九”定为阳数 。九月九日 。日月并阳 。两九相重 。故而叫重阳 。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 。到了唐代 。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 。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插茱萸、赏菊花 。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 。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
【重阳节是几月几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来历习俗】

重阳节是几月几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来历习俗

文章插图
重阳节是几月几日?关于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二九相重 。称为“重九” 。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 。有六阴九阳 。九是阳数 。固重九亦叫“重阳”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 。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 。有长久之意 。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 。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 。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 。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 。以为宜于长久 。故以享宴高会 。”到了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这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唐朝时 。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 。从此以后 。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 。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到了明代 。九月重阳 。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 。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 。以畅秋志 。到了清代 。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 。金秋九月 。天高气爽 。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高和糕谐音 。作为节日食品 。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 。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 。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
重阳日 。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 。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 。节日举办菊花大会 。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 。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汉族古俗中 。菊花象征长寿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 。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 。可制酒养身祛玻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 。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 。并能消积食 。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 。多灾多难 。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 。因为与“久久”同音 。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 。有长久长寿的含义 。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 。重阳佳节 。寓意深远 。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 。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 。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民俗观念中 。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 。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20世纪80年代开始 。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 。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05年12月1日 。上蔡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6年5月20日 。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