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音乐潜能 我们应该如何开发呢


孩子的教育是不容忽视的 , 所以0~3岁的教育能影响孩子一生 。表达思想和情绪 , 是人类的本能欲望 , 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 , 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 。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 , 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 。
音乐在孩子身上具有神奇的力量 , 这恐怕是大多数父母的切身感受 。它可以很快安抚孩子的情绪 , 它比任何教育都易于被孩子接受 , 它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语言、生活常识甚至数数、识字 。那么 , 我们应该如何开发宝宝的音乐潜能呢?
开发宝宝的音乐潜能可以从婴儿期开始 。不要以为让这个懵懵懂懂的小家伙听音乐是对牛弹琴 , 这个时期帮助他建立节奏和旋律的感觉非常重要 。而且 , 这是他们从音乐中获得满足的开始 。
在客厅和孩子的卧室都放置可以播放音乐的设备 。我们应该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 , 因此条件允许的话 , 应该在孩子经常活动的客厅和他的卧室放置录音机或者收音机 , 随时可以让孩子聆听到音乐 。
允许孩子制造各种声响 。两三岁的孩子非常喜欢身边事物发出的声响 , 筷子敲到碟子边缘的声音 , 核桃在地板上滚动的声音……所以 , 只要他的举动不是过分扰民 , 就不要阻止这种对声音的探索 。到了五六岁 , 他的野蛮创作自然会变得和谐悦耳一些 。
随音乐起舞和高歌 。鼓励并且带领孩子跟随音乐来做出动作 , 并且放声歌唱 。不要担心你们的动作不好看 , 或者五音不全 , 只要让孩子感受到音乐带给你们的愉悦就好了 。
给孩子提供接触各种乐器的机会 。时常带孩子到乐器行转转 , 在那里总会遇到正在挑琴的专业人士 。让孩子看一看小提琴和二胡有什么不同 , 听一听电吉他可以发出什么样的奇妙声音 , 看一看古筝 , 或者借机会亲手触摸一下钢琴的琴键 。这些都会提升他对音乐的兴趣 。
把玩具乐器放在孩子随时可以接触的地方 。不要把他的小木琴、小铃鼓束之高阁 , 放在他随手可及的地方吧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释放 , 让孩子只要想 , 就能随时奏上一曲 。不过购买玩具乐器的时候要注意它的音质是否优美 , 音量是否可以调节 。不要让孩子小小的耳朵被噪音毁掉 。
鼓励孩子当众表演 。获得认同和赞赏会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 所以父母可以创造一些机会 , 让孩子能够当众表演 。
多带孩子参加音乐会 。带孩子观看现场演出 , 绝对会是一次惊心动魄、回味无穷的体验 。就算孩子不能完整地听完就闹着要走 , 他也已经吸收了该吸收的部分 , 音乐会只是一种形式 , 此外 , 芭蕾舞剧、音乐剧 , 甚至京剧等戏曲 , 都是让孩子感受音乐的好机会 。不过孩子较小的时候 , 最好不带他参加交响音乐会和摇滚演唱会 , 现场如雷的声响可能会吓着孩子 , 甚至影响听力 。
【宝宝的音乐潜能 我们应该如何开发呢】让孩子看到你是如何醉心音乐的 。就算是对音乐一窍不通的父母 , 一样可以鼓励孩子多接触音乐 。孩子们在意的是你的声音 , 你醉心于音乐的感受 , 以及制造声响的快感 。
由于在音乐方面人的先天素质客观上有着很大差异 , 总会有一部分孩子对音乐“敬而远之” , 教师也束手无策 。对此 ,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的教学理念和体系应该能使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奥尔夫指出:幼儿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 , 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 。于是他发明了一套“元素性”的奥尔夫乐器 , 是一组很容易掌握的打击乐器 。同时 , 他还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 , 并冠以“人体乐器”的美称 。音乐教师都会有这种体验 , 孩子在课堂上一“动”起来 , 气氛就活跃多了 。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 , 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 , 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