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关心理解别人?


有研究显示,当保育室里有一个小婴儿哭起来的时候,那些跟着一起哭的小婴儿长大后最有同情心 。所以,下次当你的宝宝跟着别的小朋友一块哭的时候,千万别沮丧 。
 
“人之初,性本善”,至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这样的 。
家长们都知道,三四岁大的孩子还不懂得什么叫“无私”,什么叫“慷慨” 。
美国临床儿科医生简•尼尔森认为,他们还没发育到可以明白同情心的意义 。但这并不是说,你就可以不教他们什么是同情心 。比如说,要是你的孩子打了一个小朋友,你就可以对他说:“你打人,人家会疼 。你可以这样轻轻地摸摸他,感觉怎么样?”将来你的话总会对他产生影响,只不过要有耐心 。
你该如何教孩子有同情心?
让孩子了解各种感觉 。首先,你可以从告诉孩子他的行为如何开始,这样他就能了解到别人的感受 。当他亲吻你受伤的手指时,对他说:“哦,你真好!”他会从你的反应中知道,他的做法是被认可的,也是值得赞赏的 。他也同样应该了解不好的情绪是什么 。
所以,当孩子表现得有那么点无情时,也要平静地给他指出来 。试试这样说:“你拿走小明的玩具卡车,这让他很难过,你该怎么做才能让他开心一点?”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就是玩“每周情绪”的游戏 。每个星期在冰箱或小画板上挂一幅表示人的某种情绪的画,如悲伤、高兴、惊讶、生气等等,然后和孩子谈谈他都在哪些时候感觉到这些情绪 。
表扬孩子有同情心的行为 。当孩子做出充满善意的举动时,要告诉他做得对,而且说得越具体越好:“你把你的玩具车给小明玩,真是太大方了!你看他多高兴啊!”
鼓励孩子说出他的感受,也告诉他你的感受 。孩子讲话时,你要专心听他讲,让他知道你在意他的感受,看着他的眼睛,并且用你自己的话重复一下他所说的 。比如,听到他喊“好啊!”时,你就可以回应他说:“哦,你今天很高兴 。”虽然要是你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他可能还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他完全可以谈谈“感觉高兴”本身 。
同样,你也可以与他分享你的感受:“你打我,这让我很难过 。让我们想想,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告诉我你不想穿那双鞋 。”这样他就会知道自己的行为影响到了别人,而这个是小孩子不容易明白的概念 。
即使你的感受与孩子的行为无关,也可以说出来与他分享 。你可以说:“我很难过,今天没能把给外婆的信寄出去 。”或者“虽然我很爱你爸爸,但有时也会生他的气 。”这样孩子就会明白,大人也有感觉和情绪,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会如何处理情感问题是长大的重要一步 。
指出别人的行为 。当别人行善时,提醒孩子注意 。例如对他说:“还记得超市里的那位阿姨吗?我把袋子掉在地上时,她帮我们捡掉了的吃的来着 。她对我们真好,我本来很难过,但她让我感觉好多了 。”这样做,你可以让孩子加深理解别人的行为会如何影响自己的情绪 。书籍也能给孩子提供很多这方面的好机会 。
你可以问问孩子他觉得故事里那只迷路的小狗会有什么感觉,或者另一个故事里的小女孩为什么笑了 。告诉他如果你是这些角色,你的感觉会是怎样的,然后问孩子他会做何反应 。这些讨论会帮助他了解别人的情感,以及如何推己及人 。
教他理解语气背后的意思 。有些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不同语调表达的意思 。你的孩子可能没有意识到隔壁的小妹妹在抱怨,因为她不高兴了,不想被他继续戏弄了 。你可以编一个游戏,帮助孩子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的感受 。用几种不同的语调重复同一句话,让他猜你表达的分别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