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的八大误区

新生儿是一个生命的开始,他们刚刚脱离母体那舒适的宫腔,来到这个喧闹纷杂的世界,在各个方面适应性都非常差,尤其是抵抗力 。
新生儿护理的前四大误区
      要使新生儿能尽快地适应环境,健康地成长,主要靠精心护理,而在我国传统的习惯中存在着许多误区,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走出误区 。
1、 新生儿不宜用中草药针剂
不少父母以为中草药的副作用小,所以常常要求医生医生选用板蓝根、鱼腥草、蒲公英、大青叶等中草药针剂 。其实,这些针剂并不全是无毒的 。临床上应用的不少中草药针剂,在制剂过程中都加上了一种叫苯甲醇的药物 。这是一种常用的局部止痛药,经肝脏氧化,代谢产物再由肾排出体外 。由于新生儿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难以对苯甲醇分解,容易积蓄造成中毒 。而且,某些中草药含有氧化物质的成分,会诱发或加重新生儿的黄疸,所以说,新生儿不宜用中草药针剂 。
2、洗澡后臀部、大腿根处不宜用爽身粉
众所周知,婴儿洗完澡后,为了减少皮肤皱折处的水分刺激,要在一些部位,如颈部、腋下、后背等处涂些滑石粉 。有些家长,在孩子的臀部、大腿根处也涂上,这就不对了 。因为在这些部位的滑石粉可吸取尿液紧贴皮肤引起刺激而产生红臀和尿布皮疹等 。所以,这两个部位不能涂爽身粉,而应涂以油脂保护皮肤、隔离尿液刺激 。
3、 3小时喂奶1次不科学
理论上,母乳在胃内排空的时间为3小时左右,故3小时喂奶1次是可以的 。但这种做法,却忽视了宝宝的个体差异,如果机械地照搬,势必给部分母亲和婴儿都带来不利 。所以要采用不定时按需喂养 。采用这种方法,既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又使母亲经常得到婴儿吸吮乳头的刺激,反射性引起体内催乳素的产生,增加乳汁的分泌 。吸吮次数越多,愈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
4、乳腺肿大挤不得
男女新生儿都可于出生3~5天在乳腺部位出现蚕豆至鸽蛋大小的肿块,若强力挤出,尚可挤出点乳汁 。对于这种现象,有的家长尤其是老人,根据传统说法要对女婴的奶头挤一挤,否则女孩子成人后奶头会凹陷或奶腺管不通等 。这种说法和做法是错误的 。因为这是孕妇雌激素对胎儿影响中断所致,多于生后2~3周消退,若强挤会使细菌侵入乳腺引起发炎,甚至化脓,严重的可导致败血症 。因此,不能给新生儿挤奶头或乳房 。
小编点评:对于新生儿用药需谨慎,能不用就不用 。新生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即使喂养方式需采用不定时按需喂养 。新生儿洗澡完毕后也不宜在臀部、大腿根处使用爽身粉,这容易引起红臀与皮疹等问题,因此,需要父母多加注意 。

新生儿护理后四大误区
【新生儿护理的八大误区】5、误擦胎脂
刚生下来的新生儿皮肤上有一层白色油腻的东西,医学上称为“胎脂” 。胎脂在白白胖胖的孩子身上,看起来总觉得不舒服,可否把它擦去?除胎脂较厚,皮肤皱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处,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肤而发生糜烂,其它部位的胎位的胎脂不宜擦去,因为:
(1)胎儿身上一层薄薄的胎脂是保护胎儿皮肤不受羊水浸润的影响,出生后仍能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
      (2)出生后环境的温度较低,身体的热量要向四周散发,使体温降低 。这一层胎脂有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发,维持体温的恒定作用 。胎脂对新生儿有许多好处,不能轻易把它擦掉 。
6、 不能将新生儿捆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