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喝奶竟会导致宝宝耳炎 如何治疗中耳炎

孩子在幼儿时经常会患有很多疾病,中耳炎是其中的一种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患上耳炎的?如何治疗?
【躺着喝奶竟会导致宝宝耳炎 如何治疗中耳炎】孩子患上中耳炎的原因
1、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 。中耳与鼻、咽管相通 。当鼻咽部存在大量细菌的时候,这些病原体就很容易进入耳部 。所以,宝宝感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异常 。
2、不注意耳道的卫生,经常挖耳道,导致耳道破损感染
有少数小孩耵聍腺分泌旺盛,其外耳道相对狭长、肌肉较松弛,咀嚼东西时颌关节的力量不够,平时耵聍不易被排除;若此时小孩用带有细菌的手指去掏耳朵,就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造成炎症产生 。
3、水进入耳朵,把耵聍栓塞泡软变大,导致耳膜发炎
耵聍增多,当耵聍与外界尘土相互聚集、结为较大的团块时,就会形成棕褐色的耵聍栓塞,紧紧堵塞在耳道内 。而当小孩在洗澡、洗头时,水灌入耳道内,耵聍栓塞就会被泡软变大,加重堵塞,引起外耳道、耳鼓膜炎症 。
4、游泳时不注意
游泳时,水会从外耳道进入耳朵,但如果鼓膜没有孔的话,水是不会从外耳进入中耳的 。不过,如果游泳池里人较多,清洁卫生又做得不是很到位的时候,水中的细菌或消毒剂会通过孩子的鼻、口进入体内,导致感冒,进而引起中耳炎 。
5、躺着喝奶
年轻的妈妈在给宝宝喂养的时候,让宝宝平躺着吸吮奶瓶 。这样可能引起乳汁逆流入鼻咽部,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中耳炎 。所以喂宝宝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太多、太急,更关键的是要把婴幼儿抱起来 。
中耳炎如何治疗?
对于单纯性的中耳炎,通过局部用药的方式就可以治疗了,可以使用抗生素的水溶液或者是类似药物的混合液,来对患处进行清洗,从而起到消炎和抗病毒的作用 。要注意在外用药物的时候,要先清楚外耳道内的脓液,这样不仅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还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如果脓液过多的话,可以用硼酸酒精来进行治疗 。
遇到外耳道炎和疖肿的情况,家长可用湿毛巾冷敷宝宝的耳朵,在口服或注射抗生素的同时,向耳朵里滴耳油或新霉素等滴耳液,消炎止痛 。耳道里不要涂紫药水或红药水 。因为这些带颜色的药水会妨碍医生观察病情的变化 。如果疖肿有了脓点,要请耳科大夫把脓引流出来,防止炎症进一步恶化,影响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