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对宝宝的教育作用

音乐多孩子的教育作用在教育界是公认的效果好 。先不说音乐的学习对孩子的艺术气息的熏陶和节奏感的锻炼,单是其辅助的教育作用,就比普通的教育更有效果 。主要体现在孩子接受的方面,也就是说,音乐是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的学习形式 。不管孩子理解多少,至少他能记住教育的内容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方法 。
1、唱歌接龙:
开始就告诉孩子游戏的方法,先完整地唱一二遍,让孩子对所学的歌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再逐句教孩子唱,当孩子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后,爸爸妈妈就来做唱歌接龙的游戏,一人接着唱一句,直到唱完,这样就能使孩子在学唱时注意力集中,积极地记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
2、创设情景:
(1)以“过家家”游戏的形式,孩子做“妈妈”或“爸爸”,边抱着娃娃哄“宝宝”睡觉,边学唱摇篮曲 。可启发孩子想想说说,想象或回忆妈妈抱着宝宝哄宝宝睡觉心里是怎么想的,该怎样唱摇篮曲 。接着问:“宝宝快睡着了,妈妈唱歌的声音会是怎样的呢?”让孩子置身情景中,很快就能掌握了唱摇篮曲的方法,知道唱摇篮曲要亲切、温柔,随着乐曲情绪的变化逐渐地变轻、变慢 。
另外,妈妈要以“外婆”口吻称赞孩子,“真能干,一边哄宝宝,一边唱歌,真是个好妈妈”,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保持兴趣把游戏继续下去 。
【儿歌对宝宝的教育作用】
(2)以“动物开会”的游戏形式,小孩和爸爸、妈妈每人扮演一种动物,每人唱出一段能体现自己扮演的动物特点的歌词,让别人猜是何种动物,猜中的就可以让扮演者演动物走路 。这样既能教宝宝熟悉不同动物的特点,也能让宝宝学会动物之歌,以此类推,也可以以其他主题进行扮演 。
3 唱歌做动作:
爸爸、妈妈先唱一遍歌曲,让孩子对整首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并为歌词指定一套动作,唱到那一句就要做相应的动作,先由大人唱,孩子跟唱,其他人和孩子一起做动作,让孩子将做动作和歌词联系起来,记熟歌词和动作后孩子即可单独唱 。如教歌曲《小朋友想一想》,当唱到 “大象鼻子最最长”,小孩就要做两手抱拳伸得长长的在体前晃动的动作;当唱到“兔子耳朵最最长”时,小孩就要做两手分别伸出、两指放在额旁、蹦蹦跳跳的动作 。
用这种方法教孩子既学会了唱歌,又学会了表现动作,而且兴致极高 。
以上只是简单的举几个例子,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家长们若是能够收到点启发会找到更多的方法,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在一个愉悦的音乐环境中来进行教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爸爸妈妈 。可不能放弃这样一个有效果的方法哦 。说不定自己也能提升一下素质呢 。
我家宝宝今年满五岁了,平时就很喜欢给宝宝买书看 。自宝宝两岁大开始,就开始给宝宝买书看 。买书买多了,有了一些经验 。今天不妨与大家分享一下,看看应该如何挑选适合5岁儿童看的书 。要是有什么不对之处,还请各位指正一二,互相学习 。
怎么挑选适合5岁儿童看的书?
一,看书评
要看那些跟帖中简短的评论,那才是妈妈们写的真实的书评 。。很长的那种,一般把书写的都很好,那是出版社或者网站的人自己写的吧,,我自己猜测的哈 。
二,书本大小
给5岁儿童买书最好是买小本的,32开的最好 。书页不要太厚的,这样咱们妈妈们讲起来方便,孩子听起来也容易集中精力 。。
三,买回书后
一套书大部分都是6册以上的,拿给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一下全都拿出来,不然的话孩子容易花了眼,兴趣就会大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