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艺术”曾走进误区( 二 )


于是,我家的“艺教工程”自然终止,孩子钢琴考到三级就不再跟风,家里恢复了平静和欢乐!记得那些美好的假日啊,丈夫骑辆自行车,前边坐着壮壮后边驮着我(我后来到快四十岁了才学会骑车——惭愧),一路春风,高歌猛进,博物馆、公园、电影院、展销会,走到哪儿都是连玩带看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后来到了小学五年级,我们在壮壮同意的情况下又安排他学习过吹奏单簧管 。因为有前面学琴的经验与教训,这次我们比较冷静,学习的过程也就比较愉快没有产生什么副作用,孩子到美国上高中时还因为这“一技之长”参加了行进乐队 。
关于“培养孩子艺术细胞”这件事,长大后的壮壮曾在给我的邮件中回忆和评价:
妈妈,你们一直夸我乐感好,再加上钢琴启蒙较早,所以我还是很喜爱音乐的,对弹钢琴并没有什么仇恨,我至今都崇拜李刚叔叔(壮壮后来的钢琴教师,一个当年极酷极帅的小伙子)潇洒地弹着《泰坦尼克号》主题曲的样子 。
但我童年时期对弹钢琴可没有一点好印象,虽然老师教我很认真负责,但那些练习曲实在太枯燥了,每星期去“回琴”都让我头疼烦恼:
做一个我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事,还要被检验考核评判优劣!只是我那时候还小,不知道该怎么对你们表达反抗 。
幸而爸妈及时刹车,后来又帮我选择了学习吹奏单簧管,这种乐器有着清纯又有深度的音色,修长的外形和漂亮的黑色也让我喜欢,感觉它不像萨克斯风那么轻佻,也不像长笛那么不给劲儿,在那个单簧管学习班我挺快乐的 。因为有弹钢琴的底子,我乐感好又陆续学了些乐理知识,所以在学会了一个音阶以后,我就能随意排列组合给班里同学吹张信哲的歌,吹动画片的主题曲,大家爱听我也高兴!
妈妈,其实如果排除了功利思想,不想什么考级啦、考试加分啦等等,享受音乐的过程还是挺美妙的 。
现在我长大了,我是自己上网找老师要求利用暑假学吉他的 。我爱唱歌,我爱弹吉他,我可以为了练习吉他废寝忘食,并且我已经敢于对老师说出“我不喜欢这个曲子,我能不能弹那个曲子?”这样的话了 。我想说,很多孩子都不是不喜欢音乐而是不喜欢弹琴,小小年纪时就逼他弹那些枯燥单调的“练习曲”,反复进行那些“指法练习”,弄不好真会扼杀孩子对音乐的热爱 。
顺便说一句,在国外我见到好多有趣好听的小钢琴曲,我也愿意弹琴了,钢琴给我留着可别卖了啊!
今天,回忆我家壮壮的求艺之路,我想明白了:艺术教育也是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 。要量力而行,要因材施教,要有趣味性,要符合年龄特点,是培养能力而不是为了应试或者考级等等,这些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每当看到身边青年朋友要让孩子学钢琴、小提琴、电子琴、扬琴 。。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忠告:可别钻牛角尖,孩子是学音乐不是学乐器,让孩子爱艺术不一定非得会演奏什么、非得有什么证书,培养孩子的艺术欣赏力、对艺术的感觉也很重要 。
【孩子学“艺术”曾走进误区】总之,是真名士自风流,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