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如何护理新生儿肌肤

该如何护理新生儿娇嫩肌肤?
新生儿的皮肤比较薄嫩,保护不当容易破损 。小宝宝刚刚出生,皮肤非常娇嫩脆弱,不恰当的护理会损伤宝宝幼嫩皮肤,引起皮肤疾患 。因此,妈妈要了解新生儿皮肤护理的几个关键点 。
首先,不让宝宝受热是皮肤护理的关键 。即使天气不是特别热,宝宝出汗也要比大人多 。如果宝宝大量出汗,会马上起痱子、斑疹等,所以在洗澡时,要特别注意清洗宝宝的头、腋下、脚跟、阴部 。另外,婴儿爽身粉最好不要涂,因为爽身粉会吸汗,易结块,可能对皮肤不好 。
宝宝嘴的周围被弄脏时,妈妈可以用拧干的柔软的湿毛巾轻轻地去按、去擦 。注意湿巾因为富含药物,所以还是不用为好 。
宝宝的眼屎可以用被水潮湿后拧干的脱脂棉或者是纱布轻轻地擦 。使用湿巾,药物也不会进入到眼睛里 。但妈妈需注意,如果宝宝眼屎分泌过多,需及时就医 。
宝宝流鼻涕时,也可用上述方法清理 。宝宝的鼻屎可以用细棉棒沾出来 。宝宝因鼻塞而导致喝奶困难的话,可以把手放在他的鼻子上,或者是使用市面上出售的吸鼻器 。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宝宝还是不能正常喝奶,就需要联系医生 。
家长要注意,给宝宝清除耳屎时不需要使用耳挖勺,只需要把细棉棒伸到耳边即可 。再往里深入就有危险了,所以没有太大的必要 。
修理指甲时,要给宝宝使用婴儿专用指甲刀,不必过于频繁,一周剪一次即可 。有的宝宝虽然会伸出手抓伤自己的脸,但我不赞成为了不抓脸而给宝宝戴上手套 。宝宝只有通过手,才能认识自己的身体乃至周围的事物 。
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
新生儿红斑
新生宝宝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尚未形成,真皮较薄,纤维组织少,但毛细血管网发育良好 。常常一些轻微刺激如衣物、药物便会使皮肤充血,表现为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多形红斑、多见于头部、面部、躯干及四肢,一般来讲宝宝没有其他不适感 。
护理方法:斑属正常生理变化,无需治疗通常在1~2天内自行消退 。
千万不要给宝宝随便涂抹药物或其他东西 。因皮肤血管丰富,吸收和透过力强,处理不当则会引起接触发炎 。
生理性脱皮
刚出生的宝宝因皮肤最表面的角质层太薄,肯皮和真皮之间连接的也不紧密,所以常常表现出脚踝,脚底及手腕部皮肤干而粗糙,以防引起皮肤损伤而引起感染,甚至败血症 。如果想撩撩皮肤表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安全,温和的保湿品 。
皮肤出血点
宝宝猛烈地大哭,或者因分娩的缺氧窒息,以及胎头娩出时受到磨擦,均可造成皮肤下出血,这是因为血管壁渗透性增加及外力压迫毛细血管破裂所致 。
护理方法:出血点无需局部涂药,几天后便会消退下去,如果出血点持续不退或继续增多,可请医生进一步检查血小板,以除外血液及感染性疾病 。
皮肤变黄
常发生在宝宝出生后的2~3天,表现为皮肤呈淡黄色,眼白也微黄、尿色稍黄但不染尿布,宝宝的一般情况很好,如吃奶有力、四肢活动好、哭声响声 。这种现象是生理性的,7~9天后开始自行消退 。
护理方法:足月宝宝不需特殊治疗,多给喝些葡萄糖水即可 。如果出生3天后出现,但10天后尚不消退,或是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以及在生理性黄疸期间,黄疸明显加重,如皮肤金黄色遍及全身,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对早产儿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去医院做光疗和药疗 。
栗粒疹
很多父母都会发现自已刚出生的宝宝鼻尖,鼻翼或面部上长满了黄白色的小点,大小约1个毫米,这是受母体雄激素的作用而使宝宝皮脂分泌旺盛所致,有的宝宝甚至在乳晕周围及外生殖器部位也可见到这种皮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