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二

袁二不是人 , 是只猴子 。
那一年 , 洪泽县的大财主袁伯松去广东采购海鲜 。
有一天 , 就碰到一个卖猴子的 , 有七八只吧 。广东靠海 , 燕窝就产于海岛中的悬崖峭壁上 。这些地方 , 人是很难攀上去的 , 采摘燕窝的人就想了个法子 , 往往蓄养几只小猴 , 让它们爬树攀岩 , 去剥险处的燕窝 。
那些猴子已被卖猴人驯养了一段时间 , 有些通人性 。卖猴人咳一声 , 它们就从箱子里各取一只碗顶在头上 , 一动不动 , 很守规矩的样子 。
那些猴子都瘦得脱了形 , 一会儿 , 就有些把持不住 , 但没有一个敢把碗放下来歇歇气儿 。
只有当卖猴人背对着它们招揽生意时 , 袁伯松才发觉那只最小的猴子偷了懒———它居然把碗放下来 , 伏在地上大口地喘气 。卖猴人刚一转身 , 那小猴又倏地站起来 , 碗也稳稳地顶在头上 。
七只猴子被人买走了 , 袁伯松拍拍卖猴人的肩 , 说:老弟 , 这小猴卖给我吧 。花了很少的钱 。
袁伯松是个好玩的人 , 他想看看这小猴能不能采到燕窝 。
三天 , 竟也把小猴训练好了 。
袁伯松把小猴带到悬崖边 , 对它交代几句 , 又拿出一只燕窝给它看 , 然后 , 拍了拍小猴的头 。
那意思是说 , 你明白了吗?小猴却不肯走 , 抓耳挠腮的 。袁伯松看了那小猴一会儿 , 忽然笑起来 , 说 , 我明白了 。
袁伯松掏出个小布袋 , 在袋中塞满果饵 , 然后 , 挂到小猴的脖子上 。那小猴竟一蹦一跳地走了 。
【袁二】原来 , 猴子出去采摘燕窝一般三至五日才能回来 , 那些地方 , 哪有吃的哟?养猴人就有必要给它们配上布袋 , 并暗示它们吃完一半赶紧回来 , 否则 , 即使采摘到燕窝 , 回来的路上也会被饿伤 , 成了废猴 。
废猴 , 就再也不能采摘燕窝了 。
这样 , 养猴人每次最多能得到半袋燕窝 。
三天后 , 袁伯松的这只猴却给他带回来整整一袋燕窝 。
原来 , 这小猴一路采摘燕窝 , 沿途又将果饵匀出藏于岩缝中或石头底下 , 待袋中装满燕窝 , 再折回身寻找果饵 , 不仅省却背负之苦 , 又多采了燕窝 。
你说 , 这猴子精不精?
回去时 , 下人们问袁伯松这猴子叫什么名字 , 袁伯松就喜滋滋地说 , 叫袁二 。
———袁伯松 , 洪泽县的人背地里都叫他袁大 。
那一年 , 袁伯松的一个小妾绮云竟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 。袁伯松五十多岁才得了这么个儿子 , 当然很高兴 , 就常到绮云的屋里走动 。自然 , 袁二也跟着去了 。
袁伯松给他的大胖小子取名袁三 。
绮云重新得了宠 , 哪有心思照顾袁三哟 , 就把这差使交给袁二 。
袁二呢 , 人模人样地抱着袁三逗着玩 。
袁三饿了 , 也知道抱了他寻绮云讨奶吃 。
第二年夏天 , 袁伯松带绮云出去看戏 。
袁三在家里没了奶吃 , 哭得闹袁二的心 。
袁二抓耳挠腮了一阵子 , 便开始给袁三烧水洗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