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气结论--骗子、傻瓜和小气鬼博弈


丧气结论--骗子、傻瓜和小气鬼博弈

文章插图
生物学家运用经济学的博弈论 , 证明了一个道理 , 即不求报答、绝对利他的种群 , 即使一开始存在 , 但是随着博弈的多次进行 , 也将走向灭绝 。
假定某个组织中的所有成员都不能自己抓自己头上的虱子 。假定B头上有一只虱子 , A为他剔除掉 。不久以后 , A头上也有了虱子 , A当然去找B , 希望B也为他除掉 , 作为回报 。结果 , B嗤之以鼻 , 掉头就走 。B是个骗子 。
【丧气结论--骗子、傻瓜和小气鬼博弈】假设一个生物种群中的个体采取两个策略--傻瓜策略和骗子策略中的任何一种 。傻瓜可以为任何人梳理头上的虱子 , 而不问对象是谁 , 只要对方有需要 。骗子只接受傻瓜的利他行为 , 但却不为别人服务 。在这两种策略的博弈中 , 傻瓜基因很快就要被挤掉 。如果生物种群中骗子所占的比例达到90%时 , 因为只有很少的人为别人梳理头部而导致寄生虫的大量繁殖 , 那就没什么东西能够阻止傻瓜的灭绝 , 而且整个生物种群大概也难逃覆灭的厄运 。
现在让我们假设还有第三种称为小气鬼的策略 。小气鬼愿意为没有打过交道的个体抓虱子 , 而且为他抓过的个体 , 他更不忘报答 。可是 , 哪一个骗了他 , 他就要牢记在心 , 以后再不肯为这个骗子服务 。生物学家证明 , 小气鬼策略是一种生物进化上稳定的策略 , 小气鬼优越于骗子或傻瓜 , 因为小气鬼占多数的种群中 , 骗子或傻瓜都难以逞强 。
同样 , 在骗子占大多数的生物种群中 , 小气鬼或傻瓜也难以逞强 。
生物学家道金斯对三种策略的博弈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开始模拟时 , 傻瓜占大多数 , 小气鬼占少数 , 骗子也属于少数 , 与小气鬼的比例相仿 。骗子对傻瓜进行无情的剥削 , 先在傻瓜种群中引发了剧烈的崩溃 。骗子的激增随着最后一个傻瓜的死去而达到高峰 。这时 , 骗子还要应付小气鬼 。在傻瓜急剧减少时 , 小气鬼在日益取得优势的骗子的打击下也缓慢地减少 , 但仍能勉强地维持下去 。
在最后一个傻瓜死去之后 , 骗子不再能够跟以前一样那么随心所欲地进行剥削 。小气鬼在抗拒骗子剥削的情况下开始缓慢地增加 , 并逐渐取得稳步上升的势头 。接着小气鬼突然激增 , 骗子从此处于劣势并逐渐接近灭绝的边缘 。由于处于少数派的有利地位 , 所以受到小气鬼怀恨的机会相对地减少 , 骗子这时得以苟延残喘 。不过 , 骗子的覆灭是不可挽回的 。
它们最终慢慢地相继死去 , 留下小气鬼独占整个种群 。
根据以上模型 , 只要一个骗子 , 利他主义的"傻瓜"的存在 , 将带来组织内骗子的繁荣和组织的覆灭 。小气鬼策略是组织的稳定策略 , 它的含意"互惠" , 是相互报答和感恩 , 因此也可以说是互惠利他或互惠自私 , 就像市场中的那种情况一样 。假如大家把相互清除寄生虫作为"宪法"固定下来 , 那么 , 可以说 , 这个组织就有一个道德共识 。
"傻子"在这个世界一定是无法生存的 , 因为"傻子"代表"利他" , 而"利他"必须"损己" , 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 , 任何"利他"行为都是以"损己"为代价的 , 可以说"利他"的机会成本就是"损己" , 而"损己"的极致便是让出你的生存空间给别人 。所以 , 最后的结局 , 一定是"利他"的"傻子"逐渐地消失 , 而"骗子"在"傻子"消失之后由于没有了其生存的依托也将自然地走向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