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外衣皮肤教案


附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外衣皮肤教案

文章插图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外衣皮肤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萌发探索人体的兴趣,在观察和操作中,初步了解皮肤的构造和功能,提高观察能力和触觉感受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奇妙的外衣皮肤教案吧 。
设计意图
进行人体知识的教育,不仅能满足年幼儿童探索自身奥秘的兴趣和愿望,并对幼儿了解自己,培养自我保护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与幼儿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是幼儿很熟悉的人体器官之一 。对皮肤的探索,符合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点,可见、可闻、可触摸、可操作 。了解皮肤的功能,对认识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
活动目标
1、萌发探索人体的兴趣 。
2、在观察和操作中,初步了解皮肤的构造和功能,提高观察能力和触觉感受力 。
3、知道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并使皮肤不受到损伤 。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认识过人体的某些器官 。
2 操作材料:冷水、热水、夹子、羽毛、石子、玻璃球、绒毛玩具、木块、放大镜、印泥、白纸、记号笔 。
活动过程
1、幼儿互相找身上的皮肤,知道皮肤的重要性 。
1)小朋友,你们觉得人体中什么器官最重要?
注:在幼儿已认识了人体一些器官的基础上,我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人体哪种器官最重要?其目的在于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人体器官的知识,同时也促使幼儿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促进幼儿的思维活动 。
2)请小朋友互相找一找身上哪些地方有皮肤 。(幼儿观察议论,得出人的身体上每个地方都有皮肤 。)
注: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在幼儿看来,这是很好玩、有趣的一件事,它唤起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正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使幼儿能专心致志地去寻找、去观察 。
3)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那我们如果没有皮肤会怎么样?
注:如果我们没有皮肤会怎么样?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 。有的说:没有皮肤,血都流出来了;有的说;没有皮肤,我们会死的;有的说:没有皮肤,人会变得很难看……他们善于思考、积极表达,这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是非常难得的 。
小结:皮肤就象我们的外衣一样,人身上不能没有它 。
2、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皮肤的构造和功能 。
1)请小朋友去玩一玩桌上的材料,互相说说发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
材料安排
第一组 冷水、热水 第二组 夹子、羽毛 。
第三组 石子、玻璃球 第四组 绒毛玩具、木块 。
第五组 放大镜、印泥、白纸 第六组 记号笔 。
注:操作物体、触摸是儿童获取科学经验、形成和运用科学概念的源泉,也就是说只能通过他自己的探索、操作物体、感知来建构物质世界的观念,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多种多样的材料,使每个幼儿有多次接触材料的可能性 。在这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得积极、主动、轻松而无拘束,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法去发现、去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表达,与同伴交流 。
2)请小朋友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
注:孩子们的回答是这样的:
一只脸盆里的水是冷的,一只脸盆里的水是热的;夹子夹在手上很疼,羽毛碰在手心上痒痒的;石子是粗粗的,玻璃球是滑滑的;玩具是软软的,木块是硬硬的;用放大镜可以看见手上有毛孔、汗毛,手上还有指纹和手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