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常见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生理性黄疸误认为肝炎 
新生儿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4天自然消退,一般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 。如果10天内黄疸消失,就不是病态,更非肝炎 。早产儿黄疸可持续到14天消失 。
误区二:正常溢乳误为呕吐
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张,胃容量小(为30~60毫升),故易发生溢乳 。喂奶后应竖起,轻拍后背,排出咽下的空气,然后取右侧卧位,枕头高3~4厘米即可 。少量溢乳属正常现象 。
误区三:误擦胎脂
胎脂有保护皮肤、防止细菌感染及保温作用 。除胎脂较厚、皮肤皱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处,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肤而发生糜烂,其他部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
误区四:脱水热误为感染
少数新生儿在第3~4天出现发热,体温骤升,有时可达39℃,夏季多见 。若补足水分后,体温可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无须治疗,不必给予抗生素治疗 。
误区五:新生儿脱发
有些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头发很好,过些日子有的地方会脱发,这属于正常现象,俗称“奶秃”,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头发也会越长越好 。不过造成新生儿脱发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
误区六:四肢抖动是不是抽风了
【新生儿护理常见误区有哪些?】新生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对下级中枢的抑制能力弱,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或睡眠时会因突然抖动而惊醒,父母不必担心,这是正常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