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宝宝不睡,只是你不会哄!( 二 )


每个宝宝的表现不会一模一样,妈妈要善于观察,一旦宝宝透露出困了的信号,你没发觉还在一个劲逗宝宝玩,过了某个“临界点”,宝宝一定会闹觉,或者发生崩溃式睡眠(即玩着玩着突然睡着了,这是非常不健康的) 。

并非宝宝不睡,只是你不会哄!

文章插图
3、宝宝的睡眠不可脱离家庭环境有的家庭为了让宝宝白天睡好觉,在家里上演哑剧,每个人都蹑手蹑脚走路干活,不敢大声说话,电视也不敢调出声音,如此换来的宝宝白天的好睡眠是如同走钢丝一般的,因为越是习惯在这种环境睡眠的宝宝,越是容易惊醒 。
实际上家人不必为了宝宝的睡眠彻底改变生活习惯,要知道,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时,没有任何人会因为孕妇肚子里有个宝宝而刻意压低声音说话,妈妈也不会刻意躲避正常的社交环境、社交声音,所以,宝宝对于嘈杂的环境是很适应的 。
如果白天为了让宝宝睡觉,非要营造绝对安静的环境,那么宝宝会丧失了在正常环境下睡觉的能力,从而变得特别容易惊醒、吓哭等,大人真是白付出了 。
我主张在宝宝白天睡觉时,除了刚睡那会儿稍小心点外,家里人完全可以正常说话做事、看电视听音乐——因为这才是对于大家来说正常的家庭环境啊!宝宝是家里的一份子,理应也必须适应自己的家庭环境 。如此,白天的喧闹和晚上的安静有个对比,宝宝反而更容易在晚上有一夜好眠 。
并非宝宝不睡,只是你不会哄!

文章插图
4、全家人哄宝宝睡的方法要统一无论是谁哄宝宝睡觉,有个重要的原则——哄睡方法要基本统一 。
假如妈妈是抱着哄睡,爸爸给奶嘴哄睡,奶奶拍拍哄睡,爷爷又是唱歌哄睡,宝宝就会很迷茫,不知道大人这样做是在哄自己睡觉 。如果你任由家里每个成员随意哄睡宝宝,你会发现宝宝很难哄,甚至哄着哄着就闹觉大哭了 。
所以,统一哄睡方法的好处是,能建立让宝宝睡觉的条件反射——假如全家人哄睡方式都是抱起来哼哼,宝宝就知道要睡啦 。还有一点很重要,在一次哄睡宝宝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换人,有时候宝宝闹觉,一个人搞不定便换一个人,搞不定又再换一个,你会发现宝宝越哭越厉害,因为换了气味和声音,宝宝也需要适应啊,适应的过程中,本来就很困的宝宝反而清醒了,于是宝宝很难受,就会闹觉啦 。
并非宝宝不睡,只是你不会哄!

文章插图
5、白噪音和安抚奶嘴功不可没上面提到宝宝喜欢嘈杂的环境,白噪音就是嘈杂环境的典型例子 。对于半岁以内的婴儿来说,因为他们有“胎内记忆”——他们隔着羊水听到的声音就像白噪音,所以在宝宝闹觉时放白噪音很管用,前提是,声音一定要盖过宝宝的哭闹声,否则宝宝不会注意到 。
另外,安抚奶嘴也是哄睡神器,当然你家宝宝得吃奶嘴 。
一般而言,接受奶瓶的宝宝一定接受奶嘴,不接受奶瓶的宝宝也不吃奶嘴,所以我一直主张哪怕亲喂的妈妈,也要训练宝宝吃奶瓶 。这样妈妈不但可以偶尔外出调整一下(把奶吸出来奶瓶喂),宝宝接受了奶嘴,也能省掉很多哄睡工作——对于小宝宝而言,吮吸奶嘴与被抱起来哄,是同样的功效 。
并非宝宝不睡,只是你不会哄!

文章插图
当然了,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睡眠习惯 。妈妈除了尽可能多学习哄娃技巧,最重要的还是用心观察自己家的小宝贝,足够细心、足够耐心的妈妈,一定也值得拥有一个天使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