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玩具店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玩具店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数学活动玩具店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学习不受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物体数量的差异,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玩具店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学习不受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
2.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物体数量的差异 。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
活动准备:
记录表、铅笔、橡皮、玩具12种2组、标有数字标记的货架
活动过程:
1.感知10以内的数量 。
(1)教师以玩具店进了许多玩具为题,引出课题 。
小熊玩具店新进了许多玩具,让我们数数有几种新玩具!(6种新玩具),但是这些新玩具有多少呢,小熊不知道,让我们帮它数一数,并记录下来,告诉它 。
(2)请幼儿观察各种玩具分别有多少,并出示记录表 。
看,小鱼玩具有多少,我们一起数一数,数好后立即记录在小鱼标记后,用小圆点表示,几个玩具就用几个圆点表示 。
(3)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
要数清楚记录;圆点记录要整洁;不管你记录到多少种玩具,老师琴声响,立刻回位置 。
2.教师评价
对记录结果进行检查,对记录得又多又快地幼儿进行表扬 。
3.比较玩具的多少
以“玩具店摆放玩具”游戏,引导幼儿不受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比较玩具的多少 。
(1)教师出示记录表,你们看,小人玩具有多少?哪种玩具和它一样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教师引导幼儿用数一数和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玩具的多少 。
(3)同伴相互交流比较玩具的多、少、一样多 。你数的玩具有几个?谁多谁少?谁和谁一样多?
4.玩具上架 。
玩具数量点好了,请小朋友帮助小熊把玩具放上架 。请幼儿将玩具放在相应数字标记的货架上 。
活动反思:
数学不是符号的游戏,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 。幼儿的活动与数学的联系更加密集,它常常出现在幼儿的身边,源于幼儿的生活 。
【中班数学活动玩具店教案反思】『♀本文①来源妈育儿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