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母亲留学探亲:由吃看孩子的变化


自从把刚满18岁的儿子送上飞往伦敦的航班,我才真正领悟到什么是牵肠挂肚、魂牵梦绕,那份儿没有充分展示的母爱随着朵朵白云飘上高高的蓝天,追逐着儿子那稚气未消的身影,一同飞往异国他乡 。孩子的生活是否适应,学习怎样,带着七分思念和三分疑虑,国庆长假前,我和丈夫顺利地办理了出国手续,踏上了前往英国探望儿子的行程 。
由于我们的出行时间,正赶上英国新学年即将开始,暑假返校和新入学的学生骤增,北京飞往伦敦的机票特别紧张,直航的机票早已没有,连从欧洲转机的航班机票也纷纷售空,我们只有选择了从日本东京转机到伦敦的机票,才算满足了我们中秋佳节全家团聚的奢望 。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和转机,当地时间下午5点多钟,我们乘坐的航班顺利地降落在伦敦希思罗机场,入境时一位女签证官员简单询问了几个例行公事的问题就放行了 。在接站口我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儿子,我们母子紧紧拥抱,那久别重逢的激动心情,很久很久都没有平静 。
分别两年多,儿子成熟了许多,言谈举止中增添了些许从容和智能,看到他和房东太太侃侃而谈对答如流,我无比的欣慰 。那个离家时还事事依赖父母,处处由家长做主的孩子,如今居然把我们的食宿和日程安排得井然有序 。他担心我们不适应,把他自己能够想到的所有细小的环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到 。变化真是太大了,不得不让我刮目相看,甚至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
从吃中感受孩子们的变化 。



夏令营的收获
华人家长入乡不随俗



随着在日华人越来越融入日本社会的生活,华人孩子也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日本化,但在教育子女上,日中的一些文化差异、价值观念也在一些小事上时时冲撞 。如在如何给孩子零花钱上,日中家长的想法不尽相同,据本报调查显示,在这一问题上,约50%的华人家长没有按日本传统定期给孩子零花钱的习惯,同时华人家长在给孩子零花钱时,数额差异大,随意性强 。
在华人家长的闲谈中,对孩子零花钱如何给、给多少已成了一个颇能引起共鸣的话题 。本报近日对华人家长进行了一个抽样调查,发现约50%的华人家长没有按日本传统定期给孩子零花钱的习惯,这部分家长中,有的表示孩子如有需要,随时给钱 。有的表示孩子需要什么家长会给她买,不想让孩子从小就接触钱 。还有的表示家里经济不富裕,不想让孩子从小就乱花钱 。
而在定期给孩子零花钱的家长中,以初中的孩子为对象,多的给每月1万日元以上,少的每月500日元,数额差距很大 。
另外华人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的家长即使给了孩子零花钱,也不让孩子完全自主安排使用,特别是压岁钱等相对大数额的进账,这些钱的使用要由家长指导支配 。
但日本家长在给孩子零花钱上倾向于定期固定数目 。据千叶县一私立中学调查,初中一年级的孩子以每月得零花钱1000到3000日元为最多 。据介绍,在日本尽管经济条件不尽相同,但一个班级同学的零花钱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父母甚至会相互打听各自给子女零花钱的数额,并约定大致的数额,以免让孩子攀比而造成心态不平衡 。
而且零花钱完全都由孩子自己支配,家长不会对零花钱的使用过多干涉,让孩子自主安排零花钱,家长视之为培养孩子理财意识的途径 。
日本学者认为,不同零花钱的给予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有不同影响 。定时定量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懂得统筹安排财富;需要用钱时与家长协商,则能锻炼孩子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而没有规律地随意给零花钱,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如果给得少,孩子有可能会压抑自己的欲望,一旦给得多的时候,很可能导致欲望的无节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