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的新生宝宝

【认识你的新生宝宝】
        无条件反射--与生俱来的本能    无条件反射也叫生来的反射或种族反射 。人与动物出生后不需要学习就具有对某些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也称作本能 。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        胎儿的生活环境是非常安全和舒适的,出生以后,环境骤然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生儿必须独立地进行维持生命的活动,还必须去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 。那么,新生儿怎样在新环境中生存呢?他们带来了应对外界刺激的本能--    吸吮反射 乳头、手指或其他物体碰到嘴唇,新生宝宝就会立即做出吃奶的动作 。这是一种食物性无条件反射,即吃奶的本能 。                                                  心理发生的标志--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的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    条件反射使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同时给予,使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从而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建立起的联系 。    研究发现,新生宝宝明显的条件反射的产生,是在出生后两周左右 。这时宝宝醒着和舒适的时候,自发的整体性的动作就活跃起来 。同时,由于大脑皮质和分析器逐渐成熟,因而开始有可能在外界刺激影响下,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 。    最初的食物性条件反射    宝宝最初的条件反射常常是由妈妈的喂奶姿势所引起的、由皮肤感受器刺激而产生的食物性的条件反射 。在这种条件反射形成以后,每当妈妈把他抱在怀里的时候,他就积极去寻找母乳 。这是生活实践中多次重复刺激的结果,这并非因乳头接触宝宝的嘴所引起,仅仅是由于贴胸的姿势与喂奶动作多次结合所形成的 。        新生宝宝条件反射3特点    1.形成的速度慢,要求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 。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需要100次以上的结合 。    2.形成以后,不很稳定,如不继续练习,就容易消失 。    3.不易分化,比如对母亲各种抱的姿势都产生条件反应 。    由此可见,新生宝宝最初的条件反射是很低级的,适应性很差 。但这却是一个新的事物,是由脑来实现的一种信号机能,它反映和揭示刺激物的意义,从而使宝宝能根据事物的信号和意义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条件反射的产生是宝宝心理发生的标志,标志着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意识的最原始的形态 。(本文来源:聪明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