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表”并不适用于母乳喂养的宝宝

常有妈妈问,“我坚持母乳喂养,但是我的宝宝的体重增长却不够标准 。家人说是我的奶不够好,保健医则建议我改喂奶粉 。我该怎么办?”
许多新妈妈对宝宝的体重增长十分上心,因为在某些传统的观念看来,宝宝体重的增长是衡量一个母亲是否称职的标准 。因此,母乳喂养的妈妈在这方面承受的压力,比喂奶粉的妈妈更大 。
【“增长表”并不适用于母乳喂养的宝宝】不能以“增长表”来衡量母乳喂养的宝宝体重增长标准
母乳喂养不象奶粉喂养那样有一些“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每一位喂母奶的妈妈都要根据自己宝宝的独特性,建立起和谐的喂养/供需关系,每一对妈妈和宝宝都有仅仅适应自己的特殊“旋律”,所以在出现问题时,根源并不一目了然 。
然而,一旦宝宝的体重不“达标”,人们首先要怪罪妈妈没喂好孩子 。如果因此而放弃母乳喂养,改喂奶粉,更会令妈妈感到自己做母亲是失败的 。
一般来说,测量宝宝体重增长的标准,都是一些书上所提供的“增长表” 。这些表格也许对于忙碌的保健医来说比较方便,但是却有诸多弊端 。比如,它们丝毫不考虑地区、遗传基因以及人种等方面的差异 。而且最大的缺点就是,所有的数据都是根据奶粉喂养的婴儿来制定的 。
由于奶粉含有的脂肪是母乳的两到三倍,又由于奶粉喂养的婴儿普遍辅食添加的早,在成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比奶粉喂养的婴儿“苗条” 。奶粉喂养的婴儿往往有超重的担忧,过多脂肪的摄入,会导致今后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
“婴儿体重增长表”是根据成千上万个婴儿的体重增长情况而总结出来的“平均值”,“平均”并非等同于“正常”,只不过“常见”而已 。根据增长表,你的宝宝的体重落在某一个百分比上 。
虽然大多数宝宝的体重在50%左右,却并不意味着达到95%高度的就“更好”,落在5%低度的就“不好” 。宝宝的发育,应该根据多方面观察,综合测评;而不是刻板地参照一个表格,单方面判断他是不是“不够格” 。一个爱笑、警觉、皮肤滋润光鲜、肌肉紧凑结实、情感智力等方面发育良好的宝宝,就是正常的 。
小编总结:所谓的“增长表”并不适用与母乳喂养的宝宝,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母乳喂养的妈妈是否称职 。新生儿体重的增长不仅因为母乳的喂养,还包含了其他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