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不足如何判断

母乳对于宝宝来说是最佳食品,不仅能促进婴儿的大脑和智力发育,而且能增强婴儿的免疫力 。但是,现在很多新妈妈都面临着母乳不足的情况 。其实,通过观察宝宝的喂养和排泄情况,也可以了解妈妈的奶水是否充足 。
母乳不足如何判断
1、 从婴儿吃奶后的表现上看,婴儿吃饱后能安静入睡,面部表现出满足感;如果吃奶后还哭,或者咬着乳头不放,或者睡不到两小时,睡眠不深且哭闹,就说明奶量不足 。
2、 从乳房胀满的情况以及新生儿下咽的声音上判断,妈妈乳房外观看不到“青筋”,自觉乳房不胀,也反映母乳不足 。宝宝每次吸吮2-3次可以听到咽下一大口,如此连续约15分钟就可以说是宝宝吃饱了,如果光吸不咽或咽得少,说明奶量不足 。应及时添加配方奶粉 。
3、 从大小便次数上看;吃饱的孩子每天小便在6次以上,大便2-4次,为金黄色软便,如果奶量不足,宝宝尿量少,大便干燥 。
4、 一般情况下,母乳充足的话,正常婴儿体重每天增加约30克,每周体重增加200克以上,宝宝体重没有达标,则说明母乳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出生后3-4天的孩子常有一个生理现象,会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与出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因此,在这期间称宝宝体重发现不但发现没有增加反而还下降,家长不要奇怪,也不要误认为是母乳不足 。
妈妈在分娩后1-2周往往显得“母乳不足”,但坚持喂养1-2周后,母乳就会明显增多,这正验证了“母乳似井水,越喝越多”的传统说法 。
通过以上几点,就可以轻松判断母乳是否充足,孩子是否吃饱了,新妈妈们你们学会了吗?
【母乳不足如何判断】   小编总结:母乳喂养是一件辛苦的事,妈妈们一定要有耐心、要坚持,一切为了宝宝 。如果出现母乳不足的情况,妈妈自身要注意营养,需要加大进餐量,多喝“鲫鱼煲木瓜”进补 。另外,您需要了解到,宝宝吸吮得越多乳汁就分泌得越多,且边吸边分泌 。只有每次母乳喂养时尽量将乳汁“吸空”,乳汁才能源源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