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关系求和不求同

在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中发现,夫妻关系的纠纷,大多是从日常琐事开始的 。例如,一对年逾花甲的老夫妻,结婚38年了,一直在吵吵闹闹中度日 。儿女们都长大了,不用再操心了,他们才有心来反思自己的婚姻 。老太太对心理医生说:“唉,这老头子脾气太倔,成天挑我的不是 。昨天,我明明记着晚上把阳台的门关好了,可早晨起来一看,门是开的 。
他经常在阳台上打太极拳,是不是他忘了关门?可他就是不承认 。”老先生却说:“她这个人就是爱唠叨,家里的大事小事我可没少干,她总是不满意,有点儿什么事没做好,就把责任推在我身上,总是让人不痛快!”其实,阳台已经加窗封闭了,关不关也无所谓,有什么可吵的呢?夫妻之间何必要分出个谁是谁非呢?对家庭的小事应该人人有责,有时又是人人无责的 。
刚结婚半年的小李和小于,也为一些不大不小的事闹开了别扭 。双休日小于要回娘家,小李偏不同意,非要先去看他老爸 。
都是一片孝心,先去哪儿不是一样吗?小李爱吃辣椒,经常炒上几个四川菜,小于却喜欢清淡的粤菜,为这小俩口没少拌嘴 。如果同时做上各自喜爱的菜,相互尝一尝对方喜爱的口味,不是也很有意思吗?
【夫妻关系求和不求同】中年夫妻老江和老张,想当年人们都说他俩是比翼双飞的一对高材生,可是这些年他们过得却不是那么愉快 。老张说:“我为了这个家牺牲了自己擅长的专业,下海多挣点儿钱是为了家里日子过得宽裕些 。加班或是有什么事,我都打电话告诉她,人家都叫我‘妻管严’,可她老对我不放心,怀疑我有情人,回来晚点就盘问个没完,这样下去,早晚得离婚!”老江说:“大家都羡慕我们俩,在国家级科研单位干得好好的,又有多次出国考察的机会,他非得下海,想尝尝当大款的滋味,过过灯红酒绿的腐化生活,这不是嫌弃我老了吗?”国家那么大,尚且可以“一国两制”,一个家庭也照样可以实行“一家两制”,关键是理智,要相互理解、容忍和信任,不要总往不好处想 。
现在大多数夫妻都是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婚前的相互了解,对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一般是可以正确判断的 。所以,如果婚姻基础有了一定的保证,关键就是婚后如何相互适应和协调了 。若是夫妻双方都能够遵循“求和不求同”的原则,就不至于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以至于影响了夫妻之间的感情 。
请冷静地思考一下,是不是婚姻家庭的一些矛盾,一定非得通过离婚来解决?其实,生活本身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如果您与爱人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首先从自己做起,不妨先做出个求和的姿态,例如,认个错儿啦,说个笑话啦等等,只要气氛一缓和,什么事都好说 。其实这样做并不吃亏,容让他人不为弱 。